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51814/b48fdd8244cc8072.png)
我喜欢读诗,不过不再像初中、高中那会儿,拿一首诗会死扣作者的背景,一定去把诗、诗人、朝代背景联系到一起,这样做大可不必。我现在看诗,先读诗,确认喜欢里面的诗句再去看一下作者跟标题。
中国的古诗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字字经得起推敲,读起来都暗含了各种韵律。我读诗时总觉得是处在了一个堆满宝藏的迷宫中一样,但我不去寻找地图,更不去看前人留下的足迹,我只像无头苍蝇一样在里面乱撞,就像捉迷藏,找不到宝藏是一种乐趣,找到了更是一种惊喜。
只要你愿意去追寻,你会发现诗中的宝藏是没有穷尽的,昨天嚼起来是这种感觉,今天嚼着味道又会有不同,明天,后天,乃至明年,十年以后,你总会嚼出不用的味道,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诗在伴随着你一起成长,你不断成长、向上,达到了新的境界,看诗也就达到了新的高度。
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智慧的宝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51814/23b4026f8f426984.png)
苏子说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尚且需要你去看,你去欣赏,但诗中却包罗万象,岂止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所以说,与诗相伴,你随时都带着无尽的宝藏,而且这样的宝藏越多越充实,不会成为你的包袱,每打开一首新诗,获得一个新的宝藏,你不会被负累,只会觉得身体更加轻盈。
再来说说上面这首诗吧,是我手机里面古诗app推荐的一首,先读了两遍,觉得不错,又读了两遍,真的很好,没办法,就拿起笔在自己的本子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来,我的字不怎么拿得出手,但我却顶喜欢抄诗,写得很慢,仿佛一个字一个字要一笔一笔写到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51814/8b5dff971a057797.png)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这两句我读了好多遍,美,真的美,但我强迫自己不要去想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就像高中看文言文的时候,每打开一篇新文章总会先去字字落实,现在我不要,我要完全从字面上来体验诗中的美。
但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你积累的诗词足够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就会帮你字字落实。
我想到了嫦娥,想到了更多的古代美人,风停云静,美人斜倚在窗前,看着梨花,几只快乐地鸟儿飞过,在这梨花树上栖落,美人赏看着鸟雀,鸟雀也在欣赏着美人,这时的静成了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可是美人赏花、赏鸟却是因为夜卧迟,为什么睡不着,为什么迟迟不肯睡去,也许美人正在双手托着下巴对着窗外发呆,根本不曾欣赏静谧美好的窗外。
我突然想到了王维的那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美丽的姑娘,你是不是跟王维认识,你现在“绮窗前”,能否回答的了王维的问题?也许你就是王维心中的“乡”,你也是因为他在迟迟不肯睡去。
再看最后两句,“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这下可就更难了,美人心事,锁在心里,只肯说与青天明月,不给出原因却更增加了我们的无限想象。
美人跟陆游应该不是同乡人,两个人可是隔着时空的,这一刻全屏我来遐想。如果他们真的认识,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不是更好。于是,云山雾绕的心里突然明亮起来,在不由自主的、天马行空地组织他们伟大美好的爱情故事。
诗,就是这么神奇,它给我的思维插上了超越时空的魔幻翅膀。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美人对月的忧愁我自是无从知道,但美人和月都是美好的化身,我宁愿相信美人的忧愁是有关爱情。
诗,有诗人的情感寄托,读诗人也有读诗人对诗的想象。不妨绕开诗人,拿一首诗打开一个美好的清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