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作者: 街角的少年Eric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13:16 被阅读4次

对于《千与千寻》,必须推荐。

在宫崎骏导演的所有作品中,《千与千寻》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豆瓣top250排前十的作品。

电影是2001年上映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力作。之后拿到了柏林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等等重量级奖项。《纽约时报》曾将之评为21世纪最佳前25部电影第二名。

千寻,跟着父母从城市搬到乡下,当她爸爸开的车子通过山间的隧道时,迷入了一个中世纪风的小镇,远处飘来食物的香味,爸爸妈妈吃了食物后竟然变成了猪。

一个叫小白的人救了千寻,她在小白的帮助下开始在汤婆婆经营的澡堂“汤屋”打工。

汤屋的员工会被汤婆婆拿掉名字,一旦记不起来,就永远都无法离开她的澡堂,汤婆婆把千寻的名字改成了“千”。

千与千寻就是是主人公在两个不同世界的名字。喻示着两个不同性格的千寻,在现实中胆小、懒惰而在另一个世界中坚强、勇敢。

影片中让人印象最深应该就是无脸男。

这个无脸男从肚子里吐出金子诱惑别人,但是自己却只会发出弱弱的呻吟,无法表达自己意思。

人们迷恋无脸男的金子,而千寻由于不肯收金子,惹怒他现出了原形,无脸男其实是一个会把别人吞进肚子里的怪物。

宫崎骏曾说,“无脸男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那种希望跟别人粘在一起但是没有个性的人,哪儿都有”。

当无脸男被千寻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等关于自己的问题时,表示出强烈的拒绝反应。

也许因为他没有自己,没有自己所属的地方,所以希望以刺激他人的欲望并且把他们吞并的方法得到个性。

这些特征其实往往也可以在我们的性格里发现,所以无脸男可以说其实是代表着人类被各种欲望占据的丑陋侧影。

关于千与千寻的解读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所关注的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有人认为汤屋在影片中被比喻为充满诱惑、欲望、嫉妒和排挤的现实社会,千寻就是一个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名字在这里其实指的是人最初的价值观。

初到汤屋,“千寻”被改成了“千”,象征了初入社会人原有的价值、底线会受环境影响改变。

还有人认为剧中的神妖们是人类曾尊重却被现代人慢慢忘记的东西。导演通过描写这种世界,告诫我们要成为社会里有用的一员,同时也不要迷失了自己。

蔡康永曾说最令他感动的是最后小白龙找回他的名字。一个人需要尝尽苦难才能知道自己是谁,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不幸吗?可是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自己是谁?
......

我认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每次重看都能像初看那样带来发现,即使是初看也能像在重温以前所看过的东西和体验过的情感。

我想《千与千寻》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与千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m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