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陈志让先生,著名历史学家,早年在西南联大读经济系,后获得国外历史学博士学位,在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张鸣先生的文章中,谈到了陈先生从经济专业转到历史专业,与他当时所就读西南联大有很大的关系,西南联大云集一批精英与怪才,选课随兴趣,学风自由,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引,造就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陈先生选修历史课程并发觉了兴趣,继而赴国外攻读历史专业,并一直在历史研究的道路上执着地行走。
我记得当初我在大学读书时,想去旁听课程也没什么时间和条件,本专业的许多课程必须得听,所以课就排得满满的。所幸,虽然本科的那所很一般的大学还是挺重视学生选修课的,在大一大二时安排了不少的其它院系老师开设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除了不喜欢功利性太强的期末考试外,还是挺喜欢那些选修课的,有些较有经验的教师在这样的课程中可以比较随意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没有那么多的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多了许多有意思的内容,提供了不少于我而言看问题的新视角。
后来,到了研究生时候,以为在一个不错的学府可以自由选课了,但事实上仍然是本专业课程多,而且即便是本专业的课程,有的教师并不欢迎旁听的学生,甚至说你们听不懂的。
所幸,遇上几个不错的老师,且我读书时恰逢师资引进比较多的时候,同一学科分支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的几个教师,对于同一问题往往可以见识各有千秋的分析、论证,我常想,仅此于我思考的启发已不虚我三年光阴的度过。
我们常怀念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学精神,但怀念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每个高校教师都肩负着大学精神的传承,以启发学生为己任,为学生做出杰出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人立学,假如学校的教师无法教学生为人之学,恐很难教好为学之道。
02
当年在东南滨海的那所大学求学时,可以感受那所大学的较为自由的学风,对学校比较有名气的教授也是不错的。
有个名气不小的教授,听闻其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法学院准许他可以不参加任何的会议,也就是时间完全由其自由掌控,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他有足够时间可以做自己的研究。
这位教授自身也低调务实,潜心于罗马法研究,在学校时,曾亲眼见过几次,还是暑假时,他都是每天早上六点多一点就去学校的食堂吃早餐,每隔一小段时间就会有新的论文问世。
同样所见的其时的法学院院长也是一位务实低调的优秀学者,当然他可以拿到整个学校文科少有的国家重大课题是其厉害的表现,但这不是我认为他的真正优秀之处。
也是听说,他当时并不愿意当法学院院长职务,也许一般人很难相信,但我看到他几次后,我是确信的,后来他还是硬着头皮当了几年,在这几年里,他该做得行政事务还是坚持去做,但可以省略时间的他尽可能节省时间,比如,重要讲座前,他简短致辞后,会不知不觉地走掉了,回去做他的研究去了。
他走在路上,总是低头沉思着,还伴着几声劳累过度的咳嗽,实在是看不出院长的行政样子,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真正潜心学术、淡泊名利的榜样。
前段时间,看到院长换届了,他卸下了院长职务,我想,他应该是很高兴的。
03
所以,我想,我们都追求进入所谓的名牌大学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名牌,更不是为了向他人去炫耀,而是为了遇见真正优秀的大师、老师、同学,去体味大学所孕育的独特精神,最终为了更好的自己和实现有价值的创造。
我从李笑来在其专栏中所写的文章读到的,他并不喜欢他的本科学校,我对于自己本科的那所学校差不多也是如此,当然不是因为他不是所谓的211,而是因为那些曾经的老师们,我竟想不起一个对我人格或者学术上产生一些影响的老师。
反而是,我在一些师长的身上看到了社会上的市侩味道,或许因为学习法律的缘故,不少兼着律师的教师在课堂上无数次接着电话,不顾台下无数学生的等待。
当然,你进入了所谓的名牌大学也未必可以遇见优秀的老师,遇见好的老师也未必会影响到你,假如你无视,一切仍是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