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刻意练习究竟是什么意思?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而“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2. “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有关联吗?
《异类》一书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么看来,1万小时定律真的很诱人。
然而,《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明确表示
——1万小时定律从不存在,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那是为什么呢?
①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
②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
③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
注意——作者并没有否定1万小时定律,只是真正实现这个定律,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3.所谓的天才,其实是一种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也一样可以充分利用。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你天生就不具备适当的基因的话,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换句话说——以往,科学家们都认为天赋是天生的,天赋异禀的人少之又少,只要加一训练和培养,必成大器。
而如果没有天赋,再怎么练习也比不上天赋异禀的人有才。
4.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
大脑(甚至是成年人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能做的事情。
然而,虽然年轻人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强,但是在我们整个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依然都保留着极大的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
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有时候根据人们的能力不同,还可以促使身体上的改变)
那些改变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小结——(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才华,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可能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