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悬河写水|王衍与郭象

作者: 扬菁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0:29 被阅读2次

个体的和谐,真的能达到整体的和谐吗?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36.2 悬河写水|王衍与郭象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译文】

太尉王衍说:“郭子玄的谈论好像瀑布倾泻下来,滔滔不绝。”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魏晋人物,西晋名士、清谈家,西晋末年重臣,著名丑女皇后贾南风的亲戚,她就是自比子贡的王衍。

王衍可谓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少有的“矛盾体”,有人说他善于包装出一个道貌岸然自己,背地里专做让人瞧不起的事,还有人一谈到空谈误国,就将他抬出来做最好的例子!

01王衍将自己比作圣人的学生“子贡”。

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琏瑚之器”。

再来看看西晋王衍,他是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西晋末年重臣,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喜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王衍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将其与西晋旧臣一同活埋,年五十六。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通过对比,我看到了王衍于子贡所处的历史条件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也触摸到了两个人中,王衍自视过高了。

02郭象的玄冥之境,内圣外王之道。

郭象的《庄子序》可以看作是他玄学体系的一个总纲。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复归于玄学的正题,着眼于自然和名教的结合,而重点在于阐述一种内圣外王之道。

但是,郭象不同于王弼,他接受了阮籍嵇康和裴頠的挑战,针对他们的问题,一方面从超越的观点重新解释了名教,另一方面从名教的观点解释了超越,最后提出了“神器 独化于玄冥之境”的命题。

“神器”这个词源于《老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指的是国家政治。

郭象把神器和玄冥之境联系起来既回答了阮籍嵇康二人应从何处追求精神境界的问题,又把裴頠维护名教的做法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形成了新的综合。

因此郭象玄学的主旨集中凝结在“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 这个命题之中。

03 什么诗玄冥之境?

所谓玄冥之境,意思是整体性的和谐。

国家政治如果出在这种状态之中,人们所向往的正常的封建秩序也就得到了实 现。

但是郭象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这种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八王之乱”破坏了这种和谐。在郭象看来,掌握权势兴风作浪的八王都是一些“贪婪之人进躁之 士”,把当时的现实危机归结为思想原因,认为有必要用自己的玄学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弘其鄙,解其悬”,使他们“忘形自得”,并且进一步“去离尘埃而返 冥极”,于是国家政治可以复归于原始的和谐。

由此可见,郭象的玄学的体系大致包含着三个层次。

首先,他用“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的独化论来证明 自然和社会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

其次,他从各个方面来探索破坏这种和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如何在现实中超越的人生哲学,用以纠正人们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使 自然和社会恢复到原始的和谐。

从表面来看,原始的和谐即指事物的自生自有自足于己而无待于外,按照自己的本性而独化。

但因为在 每个具体事物的自为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相为的作用,这种“相与与无相与,相为与无相为”的关系就把整个世界组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由独化必然通向玄冥之境,即个体的和谐达到整体的和谐。

但是这种和谐,由于统治者决策失误和喜怒无常滥用权力而破坏殆尽,这与阮籍嵇康是相通的。

但郭象并没有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角度观察问题,而是立足于名教和自然的结合,在肯定君主专制和名教的前提下来探索其产生弊端的原因。

关于怎样复归于和谐,郭象认为是“神器 独化于玄冥之境”,使名教合乎自然,各种关系处于最完美的和谐状态;策略手段是君主应该无为而治,“因天下之自为”,“无心而付天下”,而不是“有心而使天下从己”,“以一己而专制天下”。

【评价】

唐李善注说:

郭子玄作《致命由己论》,言吉凶由己。

相关文章

  • 36.2 悬河写水|王衍与郭象

    个体的和谐,真的能达到整体的和谐吗?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

  • 中国哲学史笔记(五)

    第十七讲:郭象 *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

  • 世说新语-阔谈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太尉王衍说:“郭象的谈论好像瀑布流水,滚滚不绝。” 古人评价别人能...

  • 读《中国思想史》日记八

    今日读127至154页,郭象与向秀、东晋清谈、南北朝隋唐之佛学、竺道生。原来是知道王弼注易注老,郭象注庄,读了思想...

  • 口若悬河

    口若悬河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 晋朝时期,有一位叫郭象的人。他早年不慕仕途,潜心研究学问,是个难...

  • 36.2

    36.2 标准设备 让我们现在看看一个标准的设备(不是真正的设备),并且用这个设备驱动我们理解一些使设备交互有效的...

  • 王 衍

    周云闲 王衍,字夷甫。与众多...

  • 王衍是怎样炼成的

    王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家庭背景如何,是儒是道呢,这是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王衍与王敦王导,王戎是堂兄弟,他们的...

  • 王衍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人。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西晋末年重臣,曹魏幽州...

  • 王衍

    说到王衍,大家能想到两个人,一个是蜀国昏庸无度的昏君,一个是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那个特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2 悬河写水|王衍与郭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kf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