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856)

闲读《随园诗话》(85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六·一一一】

康熙间,苏州名妓张忆娘,色艺冠时。蒋绣谷先生为写《簪花图》小照。乾隆庚午,余在苏州,绣谷之孙漪园,以图索题。见忆娘戴乌纱髻,着天青罗裙,眉目秀媚,以左手簪花而笑,为当时杨子鹤笔也。题者皆国初名士。莱阳姜垓云:“十年前遇倾城色,犹是云英未嫁身。今日相逢重问姓,尊前愁杀白头人。”苏州尤侗云:“当场一曲《浣溪纱》,可是陈宫张丽华?恰胜状元新及第,琼林宴里去簪花。”沈归愚云:“曾遇当年冰雪姿,轻尘短梦怅何之。卷中此日重相见,犹认春风舞《柘枝》。”“绣谷留春春可怜,倾城名士总寒烟。老夫莫怪襟怀恶,触拨闲情五十年。”余题数绝,有“国初诸老钟情甚,袖角裙边半姓名”之句,人皆莞然。按莱阳两姜先生,以孤忠直节,名震海内;而诗之风情如此。闻忆娘与先生本旧相识,一别十年,尊前问姓,故诗中不觉情深一往云。

张忆娘,康熙年间苏州名妓。色艺双绝。按:该女子资料仅见于袁枚《随园诗话》、《子不语》。

蒋绣谷,即蒋深(1668—1737),字树存,号绣谷,又号苏斋,晚号西畴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娄关蒋氏家族之蒋廷镕嗣子(生父为蒋灿三子蒋铭的第三子,过继给蒋灿五子蒋垓的独子蒋廷镕)。清代诗人、画家。太学生,由荐举充武英殿、南薰殿纂修,纂修《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二年(1713)特授贵州平越府余庆县知县,后署瓮安县、平越县、石矸府龙泉县知县、思州府知府,升山西朔州知州等职。毛宗岗弟子。居官有政声,诗亦时露警句。《清诗别裁》收其诗五首。花卉学陈淳,善写生,精画竹。善书,工分、隶。著《绣谷诗钞》、《雁门馀草》,编修《余庆县志》、《思州府志》。《吴门表隐》有“朔州知州蒋深”墓“在黄土桥”(今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的记载,黄桥原名黄土桥,因跨镇河的黄土桥而得名。按:《随园诗话·卷二·三七》摘有蒋廷镕诗句。袁枚女儿成姑亦嫁给蒋家。

乾隆庚午,指乾隆十五年,1750年。

蒋漪园,苏州娄关蒋氏之蒋深的孙子。其他无考。

杨子鹤,即杨晋(1644-1728),字子和、子鹤,号两亭、二雪、谷林樵客、鹤道人、野鹤,江苏常熟人。清代画家。王翚高弟。擅山水,所作烟林清旷,锋毫精整,尤工村庄景物,亦善写人物、花卉、鸟兽,所画之牛,善用细笔勾皴,体毛逼肖,蹄角生动。晚年奉旨与其师王翚同绘,王翚作图凡有人物、舟桥、牛马,皆由杨晋补绘。曾与王翚、宋骏业等人应召创作大型纪念绘画《康熙南巡图》。康熙三十年(1691)绘成之后,康熙皇帝非常满意,予以嘉赏,并赐书“山水清晖”四字。

莱阳,山东省烟台市代管县级市,名称来自于“日月出东莱之阳”。古为“昌阳”、“长广”,又有“梨城”、“龙城”的称号。位于山东省东部,北邻烟台,南接青岛,自古以来就是“胶东腹地”。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在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古名)。清朝时属登州府。1987年,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姜垓(1614—1653),字如须,号伫石山人。山东莱阳人。给事中姜埰之弟。明末诗人。与方以智同为崇祯十三 年(1640)进士,授行人。去官后居苏州,为避阮大铖加害,乃变姓名,走宁波,明亡,还吴中卒。与其兄姜埰(字如农)同以忠义而闻名于士人之间。著有《筼筜集》、《伫石山人稿》,今已不见传本,仅存《流览堂诗稿残编》六卷,不过其零星遗稿而已。

云英,此处指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仙女名字。传说裴航过蓝桥驿,以玉杵臼为聘礼,娶云英为妻。后夫妇俱入玉峰成仙。事见唐·裴铏《传奇·裴航》。诗文中常用此典,借指佳偶。宋·苏轼《南歌子·寓意》词:“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尤侗(1618-1704),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艮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1683)告老归家。四十二年(1703)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尤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浣溪纱,音huàn xī shā,即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省诸暨市南近郊的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的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本条诗话中的“浣溪纱”则代指张忆娘表演的歌舞。

张丽华(559—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一说被杨广下令斩杀)。

沈归愚,即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学者。

柘枝,音zhè zhī,释义:1、柘枝舞的省称。唐·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清·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2、荔枝的一种。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注:“山谷《与王观复书》云:‘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于遏腊平,大如鸡卵,味极美。’”

莱阳两姜,指莱阳姜埰、姜垓兄弟。姜埰(1607—1673)字如农,号乡墅,别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山东莱阳人。明末清初学者。与弟姜垓明亡后居吴下以遗民终。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四年(1631)进士,初除密云县令,改知仪真县(今仪征),有政绩,升为礼部仪制司主事,选授礼科给事中。以弹劾权贵,受廷杖入狱,谪戍宣城卫。明亡,乃移家江南。南明弘光朝以原官用,鲁王又授以兵部右侍郎,皆不就。与弟姜垓流寓苏州。遗嘱葬于宣城县敬亭山麓。门人私谥“贞毅先生”,立祠于虎丘剑池之侧。朱彝尊《明诗综》称“公晚岁始自为诗,风格一本杜陵”;《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才本清刚,气尤激壮,故诗文皆直写胸臆,自能落落不凡,然纵笔所如,不暇锻炼,故粗犷之语,亦时时错杂其间”。著有《敬亭集》。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856)

    【原书卷六·一一一】康熙间,苏州名妓张忆娘,色艺冠时。蒋绣谷先生为写《簪花图》小照。乾隆庚午,余在苏州,绣谷之孙漪...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8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ki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