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情那几年整体就业环境不景气,虽然现在经济恢复就业压力还是存在,经常能听到公司大量cai员的消息。
看到《一人公司》这本书之后对于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作者莱恩通过对达拉斯75位高科技领域的失业人员进行采访,撰写了《一人公司》这本书社科类书籍。这本书与一般社科书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行业背景趋势的介绍,大量的访谈对话呈现,像是放映纪录片在你面前一一呈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db1fec2e6b0509a0.jpg)
“忠诚”的人性考验
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崩溃、安然丑闻、电信溃败、“9•11事件”等事件导致美国达拉斯地区经济一度下行。
不知道对于公司忠诚希望能有个较为稳定工作这个想法你是否持支持态度?至少我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相对的稳定。但是在这一背景下,经济衰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达拉斯高科技人员这类中层阶级。
因此在当时的达拉斯对公司忠诚,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就业似乎不太可行,也不太顺应当下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成为了常态,企业忠诚变成了转向了薪资就职的功利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172b31674320083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d7db8dea7090f65e.jpg)
而这是否是真得失业?失业和工作的界限在哪里?
失业期的意义找寻
文中调查的人群比较特殊,他们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经济下行导致他们的辞退反应了很多社会问题。
而失业不可避免的使他们伴随抑郁心理疾病,家庭经济支出减少,幸福指数降低,随之是缓解痛苦和找工作的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e930ca46e5f85d34.jpg)
其实调研中的大部分人对于其基本需求没有太大影响,他们照样有房有车,只是精神层次和其他娱乐支出消费减少,但也并非没有影响。
比如对于基思来说,虽然财务不受影响,但是在一次圣诞节孩子的愿望是希望爸爸找到工作的时候,他哭了,失业终究还是影响到了家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720184f7cee19cd9.jpg)
基思试图通过参加志愿者工作帮助他人和通过锻炼找寻价值,当然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面他们不是颓废而是不断的找寻自己,这和他们坚持的新自由主义有关,因为他们坚信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经营只要市场景气他们还会再次找到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26faa24508a00002.jpg)
度过失业低谷期
你可能会认为高科技人员的自尊心很强,但实际上是他们为了维持生计也会放下自己的自尊去做低于自己身份的职业。
当然有些人是通过依靠妻子的收入度过这段艰难时期,有些人在多份兼职下依然不断考取MBA和PMP等证书提升自己,这其中的压力也是难以想象的。
不管怎样,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主动出击不管是交际圈还是其他的公益贡献积累人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求职到自聘,从失业到就业,即使是失业也给自己建立合适的“环境场”工作。
或许工作,就业和失业没有本质的缺陷,这也是这些高科技人员新自由主义经营“一人公司”带给我的启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caa76158e0f90c34.jpg)
写在最后的话
对于达拉斯的这场调研是不是对于我国的工作、失业和就业也有启发,经济转型、人工智能迭代,让大量农民工失业,进而也威胁到了大学生人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26084/63b5cf343a986c2d.jpg)
那在遇到失业、就业和职业生涯话题上,我们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像达拉斯的高科技人员一样构建常态化的新自由主义,时刻准备失业,让自身在迅速变化的当下也可以模糊失业和就业的边界,经营自己的《一人公司》度过瓶颈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