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杂喧闹的时代里,我们像是忙着追逐光的影子,在看不见尽头的天际,追寻着梦的痕迹。
做个孤独的行者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我们一步步被时间催着走,表面上是我们度过了一天,但确切的说,我们更多时候是“被”度过了一天。如果是学习,会有老师,同学,舍友,上班,则会有同事,客户,家人,就连休息时间也会被手机占有,算起来真正意义上的“独处” 少之又少,这也就造就了当代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没有了精心的制作,没有了细细的品味。在追求效率的喧闹世界里叫嚣孤独可能会被说是矫情,但是,我想说,越是忙碌就越应该多给自己独住的时间,沉下心来静静思考,静静回味或者计划什么,就算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也是让大脑清醒清醒的绝佳机会。
以前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孩子小七,向来独来独往,在大家都结伴联盟的时候,她像是个孤军奋战的将士(说是将士,是因为她自带领导者的气场),很少与旁人打交道,不少人背地里说她做作,清高,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她其实也知道,但流言于她像是空气里的尘埃,可以熟视无睹。她成绩很好,一直稳居第一,因此高三那年,没有参加考试,便被一所知名大学提前录取。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熟络了起来,一来二往,发现她是个很温柔善良的女孩,和传言里完全不一样,于是,我问她:“感觉你为人很好呀,为什么不愿意和大家打成一片呢?”,她笑了笑说:“为什么要费劲心思和那么多人往来呢?多了那些所谓的人际交往反而会占用我的时间。人的一生很短,我想多分给自己一点。““波澜不惊”语调却一下子戳中了我。
做个孤独的行者是啊,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载,在所谓成功的必要筹码上搭上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换取虚假的交往,与其说是交往,不如说是羁绊。一旦这种羁绊过多,就要求我们从自己的人生时间表里去拨取,分割出来。
大学里有个室友也是个喜欢独处的女孩子,气场比小七更高冷,平常有课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起床,洗漱完,便去食堂吃早餐,然后提前去教室背会儿英语,没课的时候便是泡图书馆,做兼职,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比赛,在我们还在咸鱼式追剧刷抖音的时候,人家自学了设计并拿到了专业证书,期末考前,在我们一边熬夜背书,一边敷面膜的时候,人家早早复习好,已经洗洗睡了,另一个室友A则见不惯她“自命清高”的样子,暗地里诋毁她,看到我们和她主动示好便冷嘲暗讽的表示“人家跟我们不是一路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孰是孰非大家都清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的闺蜜了,她和以上两位截然相反,天生性格开朗活泼,身边从不缺朋友,高中毕业,她去了家不错的私立学校,就是学费有点贵,但家里咬咬牙还是送她进了那所大学校门,入校后不久,她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是出身优渥家庭的孩子,平时的花销用度是自己的两倍,为了不显得自己格格不入,每次聚餐,每次出游无一次缺席,时间久了,自己得钱包便不堪重负了,于是抽各种时间做兼职,去年寒假,大家都回家过年,我问她,她说已经找好了兼职去处。假期里除夕夜 ,我给她发了条“新年快乐,好好照顾自己”的消息,过了很久,她回了一句:“我好累啊,想回家。”我回拨过去,接通电话,她沉默了,许久发出阵阵轻微的抽泣声,我就这样拿着电话静静听她宣泄,她说,自己在学校过的很累,疲于所谓友谊的交往让她整日胆战心惊……….我说:“你可以试试拒绝……”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我也想啊,可是一想到和大家脱离,就有一种会被孤立的危机感,所以每次话到嘴边又被咽了下去……”我沉默了一会儿,把上次小七的话复述了一遍:“人生很短,为什么不多分点时间给自己呢?能随便因为一两次聚会的缺席就孤立朋友的人,那一定不值得深交不是吗?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呢?”说完,,电话那边沉默了好一会,接着,她用轻松的语气说:“什么时候去学校,我请你吃饭啊!”后来开学有两三个月了吧,一天晚上看到她发的一条朋友圈,照片上是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子在跳蚤市场,拿着淘回来的荧光棒,笑的像个孩子。这才像我认识的她。
做个孤独的行者孤独,乍一看像是个晦暗的词,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它不单单如此,还有些坚忍与睿智蕴含其中,懂得品味孤独的人,一定是个自律的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独处,去思考自己的目标,去掂量自己,真正认识本我。在生活中,懂得保有孤独感的人也一定是睿智冷静的人,他们可以更充分的规划未来,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筹划下一次的超越。
收回无用的羁绊,做个孤独的行者,要知道,在变优秀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人生很短,多分一点时间给自己吧。
文字来源:茄番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