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笔下的悬崖峭壁之路。文章里所说的行路难,并非是前者,也不是杜甫笔下的《行路难》。尽管没有蜀道之难,但是行路过程中却充满了波折。
前天下午,我突然得到消息:本市发现密接者。说来也怪,那人在风险地区期间,已经隔离了半月有余,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来到我市以后,辗转乘坐了几次公交车,然后来到发廊,因为她本身就在发廊工作。
按常理来说这不会有问题,但是两天以后,她感到发烧,伴随着嗓子疼,经过两次核酸检测之后,确认为阳性。
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同时被确认的还有与她接触过的一家门店老板。
这消息仿佛就是一声炸雷,周围的人闻之色变。在以往,我市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消息传出一小时之后,社区志愿者手持喇叭大喊:小区封闭,赶紧挪车。要求居民把小区里面的车移到小区外停放,如果近期没有出车打算,车可以放在小区内不动。
小区里这么多车,外面车位寥寥无几,哪有地方停车?随着几辆车陆续开出去,外面的车位就已经被占满。我迟迟没有行动,心想:实在不行的话,最近就不开车,等半个月以后再说。
不到20分钟,喇叭声再次响起来了:小区里的车不用动了。哎呀,谢天谢地,这下总算放心了。
对我来说,当务之急就是买菜,火速赶到超市,放眼一看:糟了,超市里面的人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周围的市场停止运营将近两个月,居民买菜只能到超市。这么多人排队,啥时候才能轮到自己?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怎么办呢?打道回府,明天再说。
昨天我找时间去买菜,离家较近有两个大型超市,一个大约二里地远,另一个大约三里地远。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去三里地以外的超市。怎么会舍近求远呢?因为所有的居民都会就近买菜,人太多排队实在是不方便。
由于超市门口车位紧张,开车就不用想了,我只能拖着买菜的小车前往。买一次菜往返六里地,这也够辛苦的了。但是附近的市场关闭,这也是无奈之举。
刚走到一里多地的马路拐角处,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一张硕大的铁网封闭了前进的道路。我马上转身向北走,那里有个小道可以出去。
来到了小道路口一看,小道已经被完全封闭。
这就是现实版的行路难!到底怎么走才能到达超市?这么熟悉的环境瞬间变成了我眼里的陌生。我正在纳闷儿,忽然间一个环卫工人走了过来,他告诉我:向北走一里地,到达大马路,然后从那里折返,再向南走,这样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一路上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超市门口,好在排队的人不多。一位老大爷排在我前面,超市工作人员要求他扫码测温。老人说:“我用老年机,不能扫码。”“不扫码就不能进去,上面有规定。”老人坚持要进超市,工作人员执意不肯。
最后,老人情绪有些激动:“不在这里买菜了,哪有那么多事儿?扫码扫码,成天就知道扫码,不知道扫驴!”众人一阵大笑。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在想:对老年人的扫码规定需要改进了。
进入超市的那一刻,面对蔬菜、水果和肉,我只有一个念头:买买买,直到小车超负荷了我才罢休。
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有些累,于是到路边儿的凳子上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再次推起小车。
回到家里一看,微信显示买菜的路程往返九里多路。
转念一想:行路虽难,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锻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