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天气渐凉,这样舒服的季节,应该是出去旅行的时候,却只能呆在本地。
又是一个周末,怕辜负了秋的好时光,遂选择早上骑行出发。目的地选择了20公里外的正在建设的高铁站。
路线选择了一直听说,却没有走过的涨库路,一条跨越四个乡镇的四好农村公路。走过一段,却没有走过全程,这次也不是全程,不过是我以为这样走有些新鲜感。
走过106国道,穿过南林高速,在袁庄道班所在地南侧找到一条标有四好农村公路的道路,上面标的却是袁烟路,从袁庄到烟古屯。想来应该是这一段的另一个名字,就沿着这条道向东走了。
路边的行道树不是很粗大,朝阳的光线时隐时现,这会儿天气还多少有点凉,车子骑快了感觉更明显。
陆续走过几个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心里几次恍然——原来这个听了许久名字的村子,在这里啊!
田地里正是收秋时节,已经有勤劳的农人出来做活。这里的地里大部分种的还是玉米,如今叶子大多还是绿的,不过玉米穗的外皮已经枯黄变白了。也有的地里已经收割了,灰褐色的泥土裸露着,等着播种冬小麦。
路边也有许多白色的塑料大棚,里面都是瓜果蔬菜,收入比庄稼强多了,只是投入也多一些。我还发现有种植辣椒和山药的,是那种朝天椒,顶上翠绿间都是一簇簇鲜红,煞是好看。
路过一个村庄,街道甚是整洁,还有一处像是设计过的游园,想着是美丽乡村建设,没在意。再往前走,却看到有一个名叫“常胜大道”的牌坊,有着“赓续红色血脉”字样的对联,到了村口,看到有指路牌,上面写着“红军井”,就想一探究竟,遂返回村里。
问了一位在路边的大哥,知道了“红军井”就在前面不远的游园内,就是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地方。
游园里因地制宜建了几个亭子,安装了荡桥、秋千、滑梯等玩乐设施,还有几处石桌石凳点缀其间,看着有600多平方的样子。我把车子放在亭子前,一边转悠一边寻找“红军井”,后来在最西边的入口找到了。
喝了几口自己带的水,继续一路向东。出发时开了计步软件,骑行模式,不过这样走走停停不知道里程是不是准确,后来证明中间确实出现了错误,有四十几分钟没有计算其中。
就这么一边找路一边游玩,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开始走的都是四好农村公路,后来再也找不到“涨库路”了,地图软件上也没有。只能选择直线前进,是一条水泥路面的生产路,不是很宽,不到三米的样子。
碰见几个学生模样的,都是父母骑车带着,应该是乡镇中学今天要开学了。不禁想到自己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因为离家近,都是跟几个同学跑着上学,从来没有让家长送过。就算是后来上高中,也是自己骑着自行车,每周一个来回,20多公里,有时候还要驮着换饭票的麦子。一大袋子,路上要停下好几次,扶正歪到一边的袋子。
走过一处靠近路边的农家,一位老妇人走出来送一位年轻一点的女人,等到女人坐上电动四轮车,老妇人才将手里的一个东西塞进车里,又被那位年轻女人扔了出来,是一百块钱,落在前轮地上。我走了过去,没有回头看。
想来应该是女儿过来看老母亲,临走给了一百块钱。做母亲的心疼女儿,临走又还了回来。这样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推推搡搡中都是浓浓的亲情。
8:21,我终于到达目的地,距离六点出发已经快一个半小时了。
在高铁站场站建设现场呆了一会儿就返程了。不过这时候明显感觉骑行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特别是双臂感觉酸痛,两腿也有点乏力。将车速调低,感觉轻松一点,过一会儿又调上去,就这样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来调去。中间感觉有些饿了,就在王落集买了一个鸡蛋布袋,没有粥饭,我一边骑一边吃,因为还要赶着十点钟回去到美术班接儿子。
十点钟,终于进入东环城,已经能看见小区的楼房了。尽管浑身酸痛,我还是放下自行车,换了电车去接儿子了。
回来后上楼时,左腿突然一软,儿子忙扶住我,关心地提醒我小心。
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大运动量,我真是累了。回去要好好拉伸一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