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哲学
书中观点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
- 斯蒂芬森看到了两个完全相对的选择:他可以按照正常的速率写出好的小说,或者他可以回复很多个人电邮,出席会议,结果以较慢的速度写出质量较差的小说。他选择了前者,这种选择要求他在职业生活中尽可能避免浮浅工作。
- 如果你属于这个群体——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种哲学,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
-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 双峰哲学特别适用于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
- 想要写出更好的笑话就要每天都写。宋飞接着介绍了用于律己的一种特别技巧。
- 节奏哲学。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 他将节奏法描述为“既极为高效,又不会令人心怀愧疚”。
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因为自控原因才倾向于选择节奏哲学,而是由于现实中某些工作的确不允许你在需要深入的时候一连消失几天。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
- 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他那本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在写就一本900页书的同时,用去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做记者,成为(美国)全国最优秀的杂志记者之一。
- 我将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
- 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写出一部史诗级的传记,也懂得这将成为他职业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这种自信对于激励艰苦的努力会有很大的作用。
核心概念理解
- 今天的转述有点多,为了让自己容易理解,我把四种做事哲学转换为四类人:
- 寺庙中的大师,他们没有其他念想,只有心中的佛祖。
- 偶尔去参禅的CEO,他们既需要时间和现实生活保持距离,思考方向大事;也需要和现实接触,保持活力。
- 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的成绩和日常正常训练的关系极大,而训练成功的关键在于有高水平的重复、持续。
- 有成效的记者,这里需要借助作者设计的人物形象(因为很贴切了)。作为记者,每次成功的报道包括了采访、整理、思考、加工、修改等等步骤,每一项工作相对独立,但综合起来则是为了最后的报道。因此他们的特长是,独立、分步的解决好一个一个环节的问题,尽管从外人的视角看上去记者们并没有长时间的深度工作。
个人体会
- 我认为选择不同工作哲学而获得成功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他们遵循自己追求价值,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坦然接受其产生的附加后果。他们的生活不是以外部价值或常规的生活方式为标准,为此他们可能会被他人误解、质疑。
- 对于我当前状态而言,选择运动员和记者哲学模式将更为可行,只是需要注意到:
- 运动员模式下,除了能有规律的、重复做事以外,更重要的能明确自己所做的重复练习是正确的、是有价值的,并非一个劲的自我满足。
- 记者模式下,如何把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划分,并在每个环节中能专注的则是关键。这里面需要用到的技巧在书中4DX也部分解答了。
具体应用
- 复习一下4DXΩ
- 关注的聚集在极端重要事情上(每次能聚焦)
- 抓住引领性指标(关键指标)
- 醒目的记分卡(让工作变得可视化
- 定期复盘、改进。(这个是快速完成、快速迭代的打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