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火了,有些人觉得它观点犀利、振聋发聩,找到了现世社会中安全感缺失、父母过分控制等问题的源头。然而,有些人也觉得武志红言辞过激、好贴标题,甚至为了把自己的书卖火而刻意而为。
为此,我查阅过他十年前的关于亲子关系的文章,文风就已然是现在巨婴国里表现的样子。
另一本大众心理学的重要作品《乌合之众》更是提出,群体的重要能力,就是消灭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更可怕的是,在独立意识消失之前,他们的思考和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人们为了减少思考,甚至愿意做任何事。
那么,已经不思考了,那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可能是对的决定呢。
万试不爽的法宝就是取悦。
从小的时候,我们用唱首歌儿,表演背唐诗赢得过长辈的赞扬,得到过喜欢的糖果。后来,我们在工作中、亲密关系中做了不少决定是为了取悦当下那个可能给你利益的人。
“取悦症”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你对他人的认可上瘾了。为了始终保持好人形象,你就不能表现出愤怒和不悦,不管这样的情感表露多么正当。而且,你会避免批评别人,以免被别人批评。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冲突避免”(conflictavoidance),你会把对抗和愤怒看做危险的情感体验。
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减少冲突、减少异己、中庸为上,以取悦为核心处事哲学的人很容易享受到取悦的短期好处,比如人缘好、机会多、常被表扬。一旦开始享受取悦带来的极为初级的好处,就会开始钻研更多取悦的办法,用来搞定更多的人。为了避免独立思考,真的愿意做任何努力。人的精力都有限,看看那些肚子里没有多少沉淀,脑子活络着讨好的人吧,谁的身边都有。
然而取悦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全盘的同理心缺乏。
上周末与一个来询者交谈,她幼时被父母忽略,来自原生家庭的幼年创伤在内心孵化、放大,工作之后面临正常的人际关系,但凡有人对她有指责,立即非常敏感的全盘否定自己,觉得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陷入深深的自己认同误区,已经开始进入二度焦虑的心理学病症状态。
她没有办法理解正常的观点向左和质疑,也没有办法换位思考对方所言所行原因。只是在被质疑的瞬间就转身走进了自我怀疑的黑暗里,不辩解不沟通不试着吸纳真实世界里的正面价值。
唯有正视取悦,同时建立自己之所以为人的独立意识,我们方才可以真正独立,从六个月的巨婴状态里开始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