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论德才

作者: 登高凌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2:08 被阅读11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说,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每个人的德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在所处的不同情境,随着德才的变化一个人也在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之间转换。当然,根据一个人的一贯言行,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一个人在某一阶段总是属于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中的一种。

相关文章

  • 1015

    //1015 德才论(25 分)//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 PAT-B 1015 德才论(C语言)

    题目 链接:PAT (Basic Level) Practice 1015 德才论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 司马光论德才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说,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

  • 2019-01-28阿博讲座笔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心灵不空虚。德才兼尽,是圣人。德胜才是君子,德才论(司马光)才胜德是小人。愚公...

  • 1015. 德才论 (25)

    题目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

  • PAT (Basic Level):1015 德才论 (25)

    题目信息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

  • 1015.德才论

    题目描述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

  • 1015. 德才论 (25)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 1015. 德才论 (25)

    描述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

  • 1005 德才论 (25)——python

    题目描述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光论德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t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