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好像一个庞大的游戏平台。生活,就像是在一个重复的游戏里刷日常。
在不同的场景做任务,如同在剧目设定好的桥段中出演不同的角色,身着戏服,面带表情面具,或平淡或激越的随着剧情的发展,谱写着一生的起承转合。
而一生的时间线截取一小段儿,大概0.001帧约略一天的时程。
早上六点到七点,我躺在床上睡眼惺忪,旁边蠕动的小人儿咦咦嗯哼的要奶吃,我拿起身旁床围口袋里的电话播出,不久从房间外来了一个配合做任务的宝爸,拿着热好的奶瓶递给二宝,二宝双手抱着奶瓶,咕叽咕叽的喝着。
早上的小剧目就这样展开了,接着大宝卧室里会传来起床的动静,宝爸会和大宝互动,双方会在催促和吵闹中开启一天的日常。
我和二宝会在迷糊中继续睡到宝爸和大宝出门之后。
这幕晨间二重奏剧目将在未来三年重复播放,过程中会有些新的章节变动,偶有突发事件的介入,例如,需要带二宝去做儿保,这就是新剧目的上演,或者说要去做新任务了,开启的是儿童保健院的地图,做的任务也有别于日常。
下午五点,我要收拾好出门接快要放学的大宝,这是我周一到周五例行的任务。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我与路上来往的行人擦肩而过,面无表情的移动着仿佛游戏中的NPC。
昨天接孩子的剧目就被重新编写了,当我快走到校园围栏的拐弯处,突然接收到一个灵感“今天不会留堂吧…”。带着一丝忐忑,脚下略为迟钝。
还好,我发现了大宝的身影,正和旁边的女同学聊着什么,我正高兴的快步赶上牵住他的手跟老师打招呼。
“XXX,等一下再走。”果然,灵感应验了,我们被班主任老师留了下来,我只好先取下大宝的书包和他一同站在一侧等待。
此时的剧本是这样写的,班主任老师亮出一张试卷,以担忧的语气陈述分数,语重心长的告知成绩排名,殷殷期盼大宝要加倍的努力…尽一切可能将恐惧和忧虑传递给家长,将吃苦努力的概念加诸给大宝。因为这是老师要做的任务。
我接收了老师全部的担忧,心事重重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大宝虽有所感,但他扮演着一个吃着奶糖无忧无虑的小朋友。母子两各怀心事的走回家里。
晚上的作业时间,我扮演了在放学路上默默下定心思监督推进大宝学习的严厉教官。不留情面的完美执行了这个角色,大宝只能扮演那个被修理被监督的倒霉孩子。
在此环节里,我的任务是“迫使大宝默写抄写拼音,敦促他学会算式…是用蒙氏数棒还是传统的大量练习来达成呢?唔,我还得想想…还有,务必喊他早点睡觉。”
因为角色演员的个性设置,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中,存在着强弱的拉扯,戏才变得精彩起来。
同样,做任务中途会出现需要消灭的boss以及小怪,他们会拖延任务完成的进度,不同的关卡设计要有难易的区分,这样游戏才有玩的劲头。
果然,在试玩的过程中,大宝的角色设定是初级教育上表现有些特立独行的孩子,反抗权威以及情绪易燃易爆。
我的设定是恐惧权威,对自己毫无自信,把成绩和老师的要求视为准则的教条型妈妈,虽然正在向人本教育方向转变,但目前仍处在自我价值感低迷的状态里。
场景是房间的写字台,大宝一开始配合,没过多久开始上演逆反与逃避。大宝的态度刺激了我同样敏感脆弱的神经,我从妥协转变为严厉。此时剧目推向高潮。
母子大战一触即发。抗议的眼泪、激烈的情绪、彼此都受伤的心灵定格了这一幕的艺术效果。最后结尾处的和解画下了圆满的结局。展望未来和内心的困惑在夜幕下传递出尾声。
是夜,灵光一现的我决定以观众的视角,玩家的观感记录这0.001帧的故事。
在这场人生大戏里,我在每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属于不同场景的对手戏,台词都不一样。我尽心尽力的演好属于我的角色,甚至,我已经忘了我在舞台,我忘了我只是在扮演人世的不同身份,我已经与角色完美融为一体。
太过入戏的人生,戏我不分的境界,只余戏中人的悲欢离合,而失去了我这个演员本身的灵魂。我演的再投入再认真又如何呢?我 是谁呢?
谢幕时分,不会有导演喊“咔”。而当我咽下最后一口气,从人世退场时会留下什么样的感慨呢?留待时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