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有短视频、微博、朋友圈,许多做成了知识传授的IP。有一大部分传授知识的IP,表面上会使我们快速懂了许多“知识”,为什么称为表面上,分析如下:
IP的原始动机是吸引流量,因此不会优先考虑系统化知识,提高智慧,改善认知这些内容,为了吸引住眼球,实现精准投喂,提高用户粘度,加长时间停留,短视频、微博之类会将系统知识中的难点、重点抽除掉,而将用户轻松加爽快的体验作为打造重点,使其成为喜闻乐见的热销产品。
这些东西让人有一种学到知识的感觉。实际上它仅带来的是轻松加爽的感觉,如快餐让味蕾大开,却无法营养身体,常食血脂升高、脂肪增加。
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批量生产、快速传播、收割时间的虚拟产品,它能带给人一种焦虑与成瘾相融合、相矛盾的体验,最终让人越学越感无力,它仅有的作用是消磨人的时间,减低人们对知识探索的能力。还有颈椎、腰椎上的损害,还有作息时间紊乱。
个人观点,不对请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