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一、案例介绍:
谢文静,女,该同学上课容易走神,不爱交流,对于大人的话,很多时候不予理睬,开始我以为她是自闭症孩子。刚开始她是一句话不说。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她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二、案例分析:
1、亲情的缺失:
谢文静同学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相处甚少,父母亲忙于工作的不闻不问,祖父母的隔代观念,外出务农考虑安全将孩子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带她,这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
2、学习没有人指导:
谢文静本身就不爱说话,无论老师怎么问,她都是不做声的。渐渐地,她的学习几乎被老师放弃了。我发现她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更别说阅读、写作了。家庭作业也空白一片。
三、实施做法:
1)交流谈心,从内心感染,发展兴趣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常常走近谢文静,和她说话,谈心,分享自己的趣事。试着,鼓励她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现她是个爱舞蹈的孩子,鼓励她。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课后辅导
带她重学拼音,重学生字,带她一起读课文,一起与她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教她分析课文的方法,鼓励她进步。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在学习上自卑的谢文静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她,与她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她,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
我利用班上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她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她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这次六一节目,可以看见她的笑容和表演的身影。
四、个案教育反思——“爱”的力量有多大?
现在的谢文静,在课间课堂可以发言了,要求作业会这些字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了。
从谢文静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学习、行为习惯还是在交流能力方面,她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在此,我也希望所有的农村教师在碰到特殊的留守儿童时,应多给她们一份爱心与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