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如何住

心如何住

作者: 浮生闲游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23:18 被阅读0次

        金刚经第二节写到须菩提问释迦牟尼,发求无上大道之心的人,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内心,如何降伏其心呢?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仔细听,须菩提作势认真聆听,释迦牟尼道:“就是要这样守护自己的内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祖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告诉须菩提心如何住,而是用自身行动告诉世人,当心念聚焦在某件事情上,心便止住了。可是心止住了又有什么用,这是必须要上升到佛祖解答的问题吗?试问现代人有几个能安静打坐,哪怕离开手机坐一会都是很困哪的事情,闭上眼睛便是各种心念飞起,金钱,美食,仇人,异性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身体上似乎是安静调养,脑子里面就像战场。既不能静赏一朵花的开放,也不能坚持一段计划的完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思绪干扰了我们,而如何护住心念是大多修身法门的核心要素。

      佛祖的境界是无法达到了,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也是稍稍体验过一心不乱的妙处的。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过专心于一件事而忘记时间的体验,小时候因好奇某一件东西而忘记回家的其妙状态,上学时晚自习因为认真学习而不知不觉间听到放学铃声的充实,工作时因为一心工作而不觉抬头已经深夜的静谧安宁,这一切都那么深邃而又让人怀念,以至于往后一直想寻找那种感觉。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安静且享受的读完一本书呢?

      心安住了,当下便清净了。心念一直放在一件事情上,走不出来,这样也是不好的。六祖慧能师兄神秀法师说过,心如明镜台(虽然六祖说过明镜亦非台,此处非此意)。心要像明镜一样,拨开乌云不能使其蒙蔽,且要如实反映事物状态,没有偏见,没有主观。过后不做留念,始终保持自我。这种状态与曾国藩说f的“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有同工之妙。

      所以,如何安心呢,方法不在于有几条几框,而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认识到杂念性空的本质,就像孙猴子有了火眼金睛,白骨精还是是他的诱惑吗。禅宗说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发乎自然,收乎自然,自然就是心,自性成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扫去尘土,归还本心。以法求心安就是缘木求鱼。

        心安了,便可以随遇而安。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真是禅宗带师。

相关文章

  • 心如何住

    金刚经第二节写到须菩提问释迦牟尼,发求无上大道之心的人,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内心,如何降伏其心呢?释迦牟尼告...

  • 此心如何住?

    人的七情六欲,每天都如海水般奔流不息。 我们很难停下来去想想到底什么最重要。 001 合理设限,掌控自己的时间。 ...

  • 《金刚经》——如何住和无所住

    南怀瑾先生讲大乘的智慧,“应如是住,如何降伏其心。”整个《金刚经》都在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需要住...

  • 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体用

    金刚经有句话叫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破我执, 无住是无什么?生的又是什么心?如何才能够无住生心? 凯哥今天就聊无所...

  • 悟空

    空-无,没有,空无一物是空,既然没有,如何悟? 心净才能心静,才能悟空。佛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

  • 早晨

    如何 冲破这蕃篱 让光照进来 不如自己点亮 心该怎么安放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希望新生♥冬乐丰收(334)如何让正法久住

    文:真如老师补充教材:全广二轮 第70讲 如何让正法久住 对难可值遇的佛法,一定要生起珍惜心、祈愿他久住的心。 怎...

  • 心无所住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祈祷,神情安详而又幸福。等风浪过...

  • 心无所住

    一直有关注一个新闻公众号,每天六点不到就能接收到推送来的讯息。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点开公众号浏览下时事新闻了解下国...

  • 心无所住

    我用了好长时间去适应孤独 却仍不得不承认这很辛苦 醒来后的煎熬像心里困着老虎 可能活着就永远不会知足 独自走着漫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如何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xe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