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心理疆界,他们的和谐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表面上的和谐,里面彼此恨的一塌糊涂,但是表面上装着大家彼此和和气气的,因此造成很多的心理问题。
很多时候在学心理学时,其它的学术学科的角度帮助我了解心理上的一些观念,生理学非常有帮助,特别是细胞的观念。你看人与人的细胞,每一个细胞之间是划分得清清楚楚的,因为细胞跟细胞中间每一个细胞都有它的细胞膜,细胞膜把这个细胞定义得清清楚楚,它们彼此中间有疆界。如果出现讲解不清,很有可能就是癌症了。
在家庭关系、在亲密关系,包括夫妻之间关系跟父母、子女中间的关系,在这种最亲密的关系里头,当我们的心理疆界不清楚的时候,它等于就变成了一个癌。
我们在家,虽然可以住的那么近,但是我们彼此中间,有那么多焦虑那么多的痛苦,生怕把我心打开告诉你我心中的心声,你将来生我气时,你就把我给你看的这些资料拿来当作攻击我的利器
缺乏心理,疆界的人通常相当的主观,相当的自我中心,比如:孩子说,爸爸我肚子饿,而爸爸却说,我们刚刚吃饱饭,我不饿,你怎么可能饿。孩子说,我好爱那个玩具车,爸爸说你不可能会喜欢那个玩具车的,其实是爸爸自己不喜欢。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去,甚至把别人当作自己所谓的延伸,你应该要喜欢我所喜欢的东西,我喜欢吃,但你竟然不喜欢吃中间硬硬的,你脑筋有问题,你不知道这有多好吃吗?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冷
怎么知道是心理疆界不清呢,你平时注意一下,是哪个人,哪件事让你觉得心里不愉快,因为让你不愉快的时候,就代表你对他有一些期待,而这个人让你失望了,你来看一看在这种冲突中,有哪些其实是你自己的需求,你没有跟对方讲,但是你就期望对方来满足你自己的需求,很多的期望当你没有讲出来,就要求别人来,满足你的期望时候,这是一种缺乏心理疆界的表现。
所以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开始来观察一下,你周围所发生的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哪一些事情让你产生情绪,过分激动的反应,你从中来思考一下,有没有刚才提到的那几种情形,也就是把你从别人当成自己的延伸,疆界模糊不清,好到底是别人的需求还是你自己的需求,是别人的感觉还是你自己的感觉。
破解这些困境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是一定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自我觉醒开始。
多学习了解、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感觉,很清楚地了解什么是自己的需要,什么是自己的期望。我们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期望些什么,只是糊里糊涂、莫名其妙地就开始要求。
假设我到一个餐馆去吃饭,我这个人是不抽烟的,但是我隔壁桌上有一个人在抽烟。
我实在很不喜欢他在抽烟,请问到底这是谁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假设你是不抽烟的,一般人的反应是会说:这是他的问题。
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对那个抽烟的人来讲,他抽得非常愉快。到底是谁的需要让他不抽烟?是我自己的需要,是我希望他不要抽烟,我们也不希望抽二手烟。所以这个时候其实是我自己的需要。但是我们很容易在这时候就怪罪对方。
我们的确可以怪罪对方,但是怪罪对方对事情有没有帮助呢?一般来讲没有正面的效果,反而会搞得两个人都不愉快。要是我们能够负起责任,告诉自己:这是我自己的需要,当认识到这一点,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就不会产生情绪。变得理智,去寻求解决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