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位思考”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在我小时候我妈妈也经常告诫我,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但当时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也没有在人际交往中有过受益。直到近两年与很多人打交道,发现自己在沟通中没法深入,并且很难融入到别人的交谈中。发现自己有这样的障碍和缺陷后,也在积极的尝试向善于交流的老公请教和学习,也会找一些关于提升沟通能力和如何说话的技巧方面的书,但收获也不大,也只停留在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虽知道这个道理却在践行中还是不会用。直到今天看了一本书知道了真正好的沟通技巧是转变自己的思维角度,是用“换位思考”来让沟通和交流变得深入而有趣。现跟大家分享,这本书是作者总结了很多年的社交实践经验,系统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换位思考和用法。
首先真正的换位思考说的是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要摆正心态,要把与别人交谈当成有趣的事儿,要在沟通过程中带着了解他人的心态去获取信息;第二点是要在沟通中产生互动,就是说不能光听别人说,也不能光顾着说明白自己的观点,是需要听别人的说的同时,审时度势的给予对方反馈。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提到的谈话就像是一场沙滩排球,当别人把球踢过来时,你要研究对方在哪个位置,自己目前的情况,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具备这三点才算是最佳的传球。也就是说是真的在换位思考其实就是仔细考虑对方的需求,努力为对方着想,随时关注别人对你的回应,让谈话方式保持舒服和有趣,并且达到有索取也有付出才算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
其次是作者提到的关于换位思考的三个实用技巧:1.外部接触、2.话题选择、3.情绪交换。
第一个外部接触是指在形象上的着装打扮、面目神态和肢体动作来进行换位思考。我们都知道在面试中往往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其实说的就是在适合的场合穿对了衣服和化了合适的妆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得体,这样就让对方感觉你很重视这次谈话,对方也就会愿意投入时间与你进行交流。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眼睛和面目的表情也会影响沟通的氛围。如果你面目和蔼可亲也能让对方更加愿意与你说话。还有眼睛传达的眼神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倾听他人说话时眼神畏畏缩缩或者飘忽不定,对方也会感觉到就会让说话者没有兴趣再说下去。另外还要注意肢体动作,有些人喜欢抱臂站着与人话说,说明比较拘谨、有较强的防卫心理,还有些人跟人交流时喜欢抖腿,这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除此之外保持与他人交流的合适距离不会因为一些亲密的举动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一般来说保持在一米左右的距离比较好。
第二个是话题选择是不要把话题当成是麻烦事,而是要当成一个机会,一个了解他人的机会,或者是增进感情、打动对方、增长知识的心态,然后围绕话题双方都需要发表己见,才能让话题进行下去。还有就是注意使用开放式的话题,这样可以把话匣子打开,让交流更加的深入。另外怎么样让话题变得有趣呢?首先自己要变成有趣的人,就是不光了解八卦新闻,还对其他事情具有了解,这样才能让你有关于这方面的话题的见解、想法和观点去聊。其次要时刻培养主动发现他人有趣和友善的一面,如果你对别人抱着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产生更多的话题。最后就是要储备一些问题的模板,以便用时之需,也能产生更多的话题。另外还需要注意交流中的敏感区、雷区和尴尬区,要想办法岔开话题,比如像聚会的时候你跟专业的人士请教某些专业的话题,可能会让气氛严肃起来,聊到最后可能局面会比较的尴尬,这样的话题比较适合单独在安静的地方沟通。
第三个技巧是情绪交换。就是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要时刻观察别人说的话是不是愿意深入沟通的,或者你说的话让对方陷入了尴尬或者不愿意再谈的话题时,要立刻停止再谈。在交流中可以观察他人的表情和眼神。还有就是在一些高兴的社交场合,例如庆功会、生日聚会等需要交流一些开心的话题,要照顾到所有的情绪,让整个气氛保持开心的状态。
所以说真正的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光想,毕竟你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单想或者猜测是没办法真正的换位思考的。而是要真诚的抱着为他人着想的心态,也抱着愿意了解他人的心态,从他人的角度时刻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意愿。然后在索取和付出中做好平衡,不要一味索取也需要给予反馈。最后就是注意围绕话题气氛,注意话题导向、外部的因素及各方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