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西山
卧居山树雪,雾起龙门,素松银裹。一色空濛,现冰花洁果。腊月中旬,净白遮盖,木竞枯荣妥。峭壁悬崖,滇池水岸,见昆明落。
断笔绝石,舍生之处,感慨人熙,比心宽阔。狭缝天存,四季阳光过。万物传承,自有其意,看谁觉知作。夜梦三十,潇潇风雨,有华灯硕。
20180203 14:59
这是周六的下午,词人得以好生休息。正在微信上批阅奏章,恰好收到了友人们不畏严寒,在四处拍摄的有关雾凇的照片。
有好友登临西山来到了三清阁,其九层十一阁建筑群高低错落,高出滇池水面三百多米。置身于此,真有“海市蜃楼”的虚幻,“空中楼阁”飘渺之感。
三清阁入口处刻有“三清境”三个大字,两边的石刻对联很有意境,“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举步维艰,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给人高远脱俗的清静之感。
三清阁始建于元代,后来明代摆渡村民李应举捐资扩建了弥勒殿。因寺上峭壁半空悬石如大肚罗汉,故又称罗汉寺。后屡建屡毁,经多次修葺。
沿着三百多米的迂回游步道,可走上朝天桥,因下临深渊,危险得很,所以现在修成了平台。从侧面向下俯视,可见百米深涧,奇险幽深,恐高的人简直无法向前。
题头那幅友人拍得的配照,便是身处三清阁朝天桥向外拍成的。这时的雾凇,将昆明此时此刻低冷的气温表现得十分的英美。
“卧居山树雪,雾起龙门,素松银裹。”沐林人词的纪实性、文学性在这里显发了。
尤其是“一色空濛,现冰花洁果”一句,将在春城昆明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写实了。
“腊月中旬,净白遮盖,木竞枯荣妥。”即便是在南国,到了腊月中旬的这个时令,植物也顺应季节的变换,该抖落的枯叶也早随秋风飘去,留下的枝干,只在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讯息。
登上西山向下眺望,冬日雾气弥漫,不远处的昆明大城,已经不见了踪影。“峭壁悬崖,滇池水岸,见昆明落。”
西山龙门有一个绝美的历史故事。
据说,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历时七十二年,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是整个龙门石窟之精粹所在。
这条石窟,沿悬崖绝壁由人工一锤一凿完成。它包括石刻、平台、龙门石坊、石室、楹联、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炉、烛台、供品等。其结构布局优美,刻工精细,室内的魁星、文昌、关圣皆就石岩凿成,巧夺天工。
在入口处有一圆柱石坊,上书“龙门”二字,并刻有“元宝”,据说能保佑人发财发达,吉祥如意。
在石室门口雕有香炉供奉,正中雕魁星,是道教尊为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
北雕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和禄位之神;南雕关圣帝君(关羽),为主宰伏魔降妖的武功之神。
两壁下刻有神骏奔驰图,天棚上刻着祥云缭绕,仙鹤双飞。一株蟠桃碧叶红果,栩栩如生。
龙门的整个工程都是在一块天然岩石上精雕细刻而成的,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魁星手上的笔尖是另外安上去的。相传,有一位参加雕凿石室工程的师傅,婚姻不幸,后来参加凿龙门,与伙伴们辛苦了十余年,在最后刻魁星手中的朱笔时,不慎将笔尖凿断,使本来很完美的一件艺术品留下了缺憾。他伤心至极,纵身跳下龙门。他献身艺术的动人故事,与石窟一道流芳千古,为后代所传颂。
词人在词的下片再现了这一段绝美的故事。“断笔绝石,舍生之处,感慨人熙,比心宽阔。”
手工凿出的通道恰似狭缝,由于四方游客的造访,显得十分的拥堵。但词人在这里却看到了光明和人心的宽阔。
在这阴冷的雾冬之日,词人的心中依旧是充满了阳光。“狭缝天存,四季阳光过。”
由于有了清净的觉察观照,词人明晰地感悟到,“万物传承,自有其意,看谁觉知作。”是的,万不可迷误于一时的阴霾,一定要有对规律、对真相的把握,必须要有长远的历史视野。
在这个寒冷的节令,研读雾凇,遥想离开故乡来到昆明已经三十年有余,“夜梦三十,潇潇风雨,有华灯硕。”尽管历经风雨潇潇,但也有恰似华灯的硕果累累了,这也是值得欣慰的。
词人心之宽阔,由词品可鉴。
(阿玛书于20180203,16:44)
醉蓬莱 西山
卧居山树雪,雾起龙门,素松银裹。一色空濛,现冰花洁果。腊月中旬,净白遮盖,木竞枯荣妥。峭壁悬崖,滇池水岸,见昆明落。
断笔绝石,舍生之处,感慨人熙,比心宽阔。狭缝天存,四季阳光过。万物传承,自有其意,看谁觉知作。夜梦三十,潇潇风雨,有华灯硕。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如若相遇 唯有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