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画是一种画在木板上、安置在教堂圣坛前的多屏屏风画。它是实用性很强的宗教画,没有这一画种就没有西方油画艺术,世上最著名的就是佛兰芒画家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神秘羔羊之爱”,我在比利时细细看了两个钟头,真乃神作。
今天,我们来讲讲葡萄牙的一幅国宝级的“圣文森特祭坛画”(Painéis de São Vicente de Fora),只要是葡萄牙历史有关的书都会放这幅画,甚至以此为封面。
1. 为何这幅画被称为葡萄牙绘画史上的杰作?
虽然葡萄牙有过“大航海黄金时代”,在艺术史上却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出过什么家喻户晓的大师。位于里斯本的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以佛兰芒艺术和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为主。
镇馆之宝除了耶罗尼米斯·博斯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南蛮屏风”(描绘16世纪葡萄牙商船抵达日本长崎港)外,就属由六幅画板组成的 “圣文森特祭坛画”(Painéis de São Vicente de Fora)。
这套祭坛画最初被放在里斯本主座教堂(据说当时有超过十二幅画板),后被转移到米特拉宫(Palácio da Mitra),在那里避过了里斯本1755年地震。1880年末,人们在城外圣文森特修道院(Saint Vicente de Fora)发现了剩下的六幅画板。
圣文森特修道院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修道院,建于17世纪,院内安葬多位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君主。该修道院由葡萄牙开国君主国王阿方索一世创立于1147年,供奉里斯本的主保圣人圣文森特,他的圣体在12世纪由阿尔加维被带到里斯本。
圣文森特祭坛画作为15世纪葡萄牙绘画的杰作,整体画风稳健大气,采用了新式的自然色调处理法,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除里斯本主保圣文森特外,描绘了神职人员、王族、骑士和普通民众,共50多个人物,属于欧洲绘画史上最特别的群像画之一。
六幅画板(从左到右)分别是:修士画板(Painel dos Frades)、渔夫画板(Painel dos Pescadores)、王子画板(Painel do Infante)、大主教画板(Painel do Arcebispo)、骑士画板(Painel dos Cavaleiros)和圣物画板(Painel da Relíquia)。
▲ 1.修士画板、2.渔夫画板稍微解读下:第一幅为神职人员,包括僧侣,修道士。第二幅虽命名为“渔夫”,但也可能泛指葡萄牙航海家,图中绿衣人士身披渔网,下方还有一位老者伏地手执鱼椎骨制成的念珠。
▲ 4.大主教画板、6.圣物画板第四幅大主教画板的中心是被五位手持长矛或剑的武士围绕的圣人,后排是衣着华贵的大主教和牧师们。最后一幅为圣物画板,高阶神职人员手捧貌似头骨碎片的圣人遗物。第三、五两幅另外重点一起讲。
▲ 画家努诺·贡萨尔维斯作者努诺·贡萨尔维斯(Nuno Gonçalves)是阿方索五世国王和若昂二世时期的葡萄牙宫廷画家,里斯本“发现者纪念碑上"就有他(如上图左)。不过画家留存于世的好像仅此这一个作品,其他画作都在大地震中被毁。
“大主角画板”中右上角有一秃顶人士被认为可能是努诺·贡萨尔维斯本人(他右边戴帽者是费尔南·洛佩斯 Fernão Lopes,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专门负责葡萄牙王朝编年史)。
2. 最大的争议:谁是恩里克王子?
在本公众号推文——里斯本都市奇谭“发现者纪念碑”中,我已经提到过兰卡斯特的菲利帕和她所养育的阿维什王室的“光辉一代”。那么这些王子们究竟长什么样?第三和第五幅画板即为你揭晓(如下),堪称首任阿维什王室成员大合影。
▲ 3.王子画板☞王子画板(Painel do Infante)
中心位置:圣文森特——里斯本主保圣人,民族精神的代表, 身披红色执事法衣,手拿福音书。圣人周围五个人都是王室成员。
右上戴黑帽子那位是杜阿尔特王子(D. Duarte),其实应该称杜阿尔特一世国王。他的名字由外曾祖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名字而来(Duarte是葡文的Edward)。
右下跪地持剑的是他儿子,年轻的阿方索五世(D. Afonso V),14岁时成为国王。在北非与摩尔人(主要是摩洛哥人)作战,夺取了大片土地,包括阿耶卡萨尔、卡萨布兰卡和丹吉尔,他因此得到个外号“非洲的”。
说个阿方索五世的黑历史,1475年他与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的女儿胡安娜(Juana de Castilla)结婚(第二任妻子)。关系极其混乱,他的一个妹妹胡安娜之前嫁给了恩里克四世,留下了个孤女胡安娜。阿方索竟然和自己这个年幼的外甥女成亲……和后来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恩里克四世的异母妹妹)争夺卡斯蒂利亚即西班牙的王位。打了几场仗后,彻底败给女王。西剧《伊莎贝拉一世》第二季里有很多相关剧情,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 西剧《伊莎贝拉一世》中的若昂五世和小外甥女 ▲ 不是娶了个老婆,倒像是养了个娃左上裹白色头巾的是杜阿尔特一世的王后,阿拉贡的莱昂诺(Leonor de Aragão),西班牙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一世的女儿。在丈夫去世后,她试图在葡萄牙掌权(本来由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罗摄政),因此爆发了1449年阿尔法罗贝拉(Alfarrobeira)战役。亲政后的阿方索联合布拉干萨公爵镇压了叔叔佩德罗发动的叛乱,还从母后那里夺回摄政权力。
左下着红裙的是阿方索五世的第一任妻子,科英布拉的伊莎贝尔(Isabel de Coimbra),右边阿方索身后的小男孩,便是她的儿子,站在祖父与父亲之间的若昂二世(D. João II)。
王家就是“权利的游戏”试炼场,葡萄牙历来很多内乱都和唯一隔壁邻居西班牙有关(阿拉贡、卡斯蒂利亚……)联姻、生娃都没有“权”这个字大,因为背后有很太多的相关势力牵扯。
▲ 5.骑士画板☞骑士画板(Painel dos Cavaleiros)
最醒目的是前面的四位骑士。每个骑士都用四种不同的颜色区分,他们代表国王若昂一世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杜阿尔特一世的四个兄弟,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看一下:
黑骑士 费尔南多王子 Fernando, O Infante Santo
戴着摩尔式头盔的黑衣骑士被认为是代表费尔南多,圣王子。他的胡须,长长的头发和瘦弱的脸影射了他在摩洛哥的长期囚禁。头盔上的反光可能代表摩尔监狱的窗户,又或者代表阿维什骑士团的十字徽章(费尔南多是阿维什骑士团团长)。还有“大主教画板”中圣人脚下的绳索,也可能象征费尔南多王子在北非遭受的磨难。
红骑士若昂王子 João, Condestável de Portugal
身着红装,手中握着十字剑,圣地亚哥骑士团的象征。若昂王子是第十任圣地亚哥骑士团团长,葡萄牙的司厩长(Condestável,英语:Constable)。这个官职起源于罗马帝国,最初是管理马匹的官员,后来在中世纪欧洲演变成负责国王的军械保管和维护的官员,再后来变为军队的重要指挥官。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Isabel I)是他的外孙女~~
绿骑士佩德罗王子 Pedro , Duque de Coimbra
如之前所说,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罗是阿方索五世少年时的摄政王。虽然被镇压,他的女儿科英布拉的伊莎贝尔嫁给阿方索五世,后代国王若昂二世是他的孙子。
紫骑士 恩里克王子 Henrique, Duque de Viseu
最底下跪着的紫衣白发者就是大航海的发起人,基督骑士团团长,维塞乌公爵恩里克王子!他的脖子上挂着骑士团十字吊坠,腰上松松地系着嘉德勋章(英王爱德华三世设立的嘉德骑士团 Order of the Garter)。
这四人加上杜阿尔特一世,一个国王,三位骑士团团长,一位国家最高军事指挥官,还有各种爵位,真正是“光辉一代”了。他们有一半兰开斯特血统,自小受骑士文化熏陶,还各自起了对应英国王族亲戚的名字:Edward, John, Peter, Henry……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下祭坛画最大的争议:究竟谁是恩里克王子?各位读者要说了:王子画板上的戴宽檐黑帽子才是恩里克!那么,作为一张王室大合影,为何人家两代君王夫妻+娃的全家福里为何要放某个叔叔呢? 骑士画板里和其他王子兄弟扎堆的那个紫衣骑士又是谁?
杜阿尔特在圣森特祭坛画里的这个形象,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航海王子恩里克,成为后世标准。发现者纪念碑上的王子雕像也是以此为依据,维基百科亦是如此。
▲ 恩里克 or 杜尔阿特?这个争议一直存在,恩里克留在世上的画像除了这幅祭坛画,只有一本法语版《几内亚发现和征服编年史》的封面。
此书为葡萄牙史地学家戈梅斯·埃亚内斯·德·祖拉拉(Gomes Eanes de Zurara)所著,1460年在巴黎出版,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出版。封面上的这个黑帽子男子其实和祭坛画上的长得也很相像(亲兄弟嘛),就是略显年轻些,下面写着 “talent de bien faire”(才华横溢的人)。
3. 祭坛画背后的故事(寓意)
▲ 骑士面板中的恩里克值得关注的是:在骑士画板中,紫衣白发的恩里克与传统形象有很大不同。他异乎寻常地屈膝跪下,没有戴标志性的包头大帽子。而他的两个兄弟佩德罗和若昂则戴着贵族的帽子,对恩里克“保持警惕”。佩德罗和若昂手上的白手套,也许代表没有罪恶的“干净的手”,恩里克则似乎在乞求宽恕,不受人爱。
另外,为王子们选择的颜色与宗教传统礼仪颜色寓意相匹配:黑色(费尔南多)代表哀悼、绿色(佩德罗)代表秩序、红色(若昂)代表激情和牺牲、紫色(恩里克)代表忏悔。
祭坛画的作者努诺·贡萨尔维斯是在佛兰德斯受训的画家。当权者为勃艮第公爵腓力普三世(好人腓力)和他的夫人,葡萄牙的伊莎贝尔( Isabel de Portugal),也就是兰卡斯特的菲利帕的那个“嫁得很好”的女儿。伊莎贝尔出生于埃武拉,精通拉丁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从小喜欢与兄弟们骑马和狩猎,而且对政治感兴趣。她喜欢被艺术家和诗人包围,是一位慷慨的艺术赞助人(勃艮第是当时欧洲最富有奢侈的公国)。
▲ Philip the Good and Isabella of Portugal早期佛兰芒画派(Flemish School )最伟大的画家扬·凡·艾克 ( Jan Van Eyck《根特祭坛画》、《阿尔诺非尼夫妇》)就是勃艮第公爵家的御用画师。据说努诺创作《圣文森特祭坛画》时,曾受过凡·艾克兄弟的指导。他在金主勃艮第公爵夫人伊莎贝尔主持下完成了此作品,故有人推测这幅画的目的是谴责恩里克的“背叛”。
恩里克王子在杜阿尔特一世去世后将剩下的阿维什家族(他们家属于阿维什Avis)与布拉干萨家族(Casa de Bragança)联合在一起,站在了侄子阿方索五世这边,在阿尔法罗贝拉战役中对阵他的兄弟佩德罗,最后科英布拉公爵战死。而妹妹伊莎贝尔与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成亲,是佩德罗一手促成的。估计公爵夫人和这个哥哥关系更好,所以她不能原谅另外一个哥哥恩里克的背叛……
▲ 左:Avis家族盾徽,右:布拉干萨家族盾徽其实,一边是侄子+布拉干萨家族,另一边是三哥和五弟+阿维什家族,就是个“站位”问题嘛。恩里克和阿方索走得近,可能因为二哥杜尔阿特一世一直大力支持他的航海事业。但是,王位权利面前亲戚皆仇敌,风水轮流转,最后葡萄牙一任王朝就落到了布拉干萨家族的手中。
如果上面的解读正确,那么多年以来隐藏的“秘密”便是:圣文森特祭坛画其实是阿维什家族+勃艮第反布拉干萨家族宣传的一部分。
4. 花絮:佛兰芒薄饼
最后我来扒一扒画上那种包头的大帽子,有个好玩的名字“佛兰芒薄饼”(开玩笑的)。这男帽叫做查佩隆(Chaperon),帽尖细长,可以披在肩上或垂于脑后,也可以缠在头上,最长可达地面。后来发展成复杂、多功能的头饰,十四和十五世纪流行于勃艮第(1384年佛兰德斯和法国勃艮第合并为勃艮第公国),王公贵族尤爱。
后期又进化成中空有衬垫(变薄),檐口变得更长,并逐渐呈围巾状。欧洲地方小,某地的流行风尚总是覆盖好几个国家,我们姑且叫它“佛兰芒帽子”。所以,这帽子不是恩里克王子专属,画像里为了突显阿维什王室和勃艮第公国之间的联系。
▲ 英剧《理查二世》中的冈特的约翰冈特的约翰(John of Gaunt),葡萄牙王子们的外公,出生于弗兰德的根特Ghent(过去在英语中为Gaunt)。
▲ Philip the Good of Burgundy and courtiers -Rogier van der Weyden罗吉尔·凡·德·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所画的《“好人腓力”(Philip the Good)在勃艮第宫廷》,公爵旁边站着的年轻人就是他和葡萄牙的伊莎贝拉的儿子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old)。
1477年,大胆查理在南锡战役中战死。大胆查理未留下男性继承人,只有个女儿勃艮第的玛丽,嫁给了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法奥两国借机瓜分勃艮第公国的领土,勃艮第公国就此灭亡……
▲左:好人腓力,右: 画家扬·凡·艾克扬·凡·艾克本人和他画的著名肖像画: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还是画家的帽子看起来更炫,好复杂好艺术的头饰,就是可能会很重。
▲洛伦佐·德·美第奇在意大利,有时会放弃大帽檐,豪华者洛伦佐·德·美第奇为你演示下“麻袋帽”。
葡萄牙“光辉一代”这家人的恩恩怨怨,和他们的英国亲戚理查二世和叔叔们有点像,就是最后的赢家不同,还多隔了一代。比威廉·莎士比亚早生四十年的卡蒙斯其实可以写写阿维什家族版的“空王冠”。
“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看完本文的你是否也会和我一样想起了约瑟芬·铁伊所著的那本书《时间的女儿》。家喻户晓的历史其实就是故事,但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看来的那样!名画背后往往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仔细看看、想想,就很有意思。
原发于我的公众号:坐在你身边看海, 分享一些冷门有趣的欧洲人文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