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晨走了,缘于工作岗位一变动,上班对我来说成了几步之遥的事情,腿脚便懒得动,往往是在家里赖到离上班时间只有三四分钟的时候,才起步动身,就这还能赶得上上班规定的最后时刻。
昨天早上,起来得很早,吃完了早餐,看看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突然动了要去公园里转转的念头,就出了门信步走了过去。
早晨的空气很清新,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刚从公园里转出来,洋溢着满脸的好心情。我走进公园大门的时候,一片啾啾的鸟语声直扑入耳,它们是一群遛鸟的老人挂在树上的笼子里的鸟,仿佛是在举行声乐大赛,一个不输于一个的样子,婉转的歌喉此起彼伏,一下子让我感觉到了一种生气和活力,多少天来压抑在心里的郁闷和不快也突然轻松了好多。
这叽叽喳喳的好多鸟笼子后面,左右两排树的头互相依偎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绿荫甬道。这个甬道也不是第一次走了,但这么早的时间走它却还是第一次。时间变了,感觉便不一样,再仔细端详还真发现了不少新意,突然新奇这些树咋就长得这么奇妙,一副浑然天成的样子,树头搭起的凉棚连弧度都差不多一致呢,让我找不出来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但我清楚这里面肯定有园艺工人的功劳,当年朱元璋的子孙被分封为韩王并世袭镇守这座城市的时候,就开始遍寻天下的能工巧匠为他建造后花园,这就是这座公园的来历,清代左宗棠做陕甘总督的时候也曾坐镇过这里,历经几朝几代的扩建和修缮,使这座园林兼有南国之秀和北国之雄之美,也成了现在市民晨练的最佳去处。
走在天然的凉棚里,体验着凉风习习,看着左右满园翠色如海,心情便格外地好起来,才感慨这一向真是辜负了身边这大好的风景,越发感觉前一向早晨窝在家里,苦捱着等那个上班的点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
出了甬道,下了一段台阶,沿着湖边行走,有丝竹之声入耳,有歌舞拳形入眼,才发现热爱生活的人全集中在了这里,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怡然自乐,追寻着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打太极拳的衣袂飘飘,起舞的人群则激情飞扬,楼台亭阁和绿树翠荫之间,有这一道道绿肥红瘦的服饰陪衬,和着悦耳的音乐伴奏,使这道绝美的风景更多了些灵动的色彩,
夏日早晨的光线无疑是最柔和的,不硬,从树荫丛中柔柔地倾洒下来,屋檐上、树梢上便是一片斑驳的光圈,使这座园子沉浸在一片柔和的光影里。眼前和身后的风景不时使我有一种摄影创作的冲动,可惜,我没拿相机,只好用手机拍了几张,在手机屏幕上看确实很漂亮,可上班后在电脑上打开时,才发现手机里的照片实在是太小了,放大了一点,有点虚,但大致的样子还看得清楚,就先放上来吧,想着以后周末的时候带上相机一定去好好地拍一拍,把这些美景永久地保存下来。
压题的这张照片就是去年十一游园时才记住了名字的渭州桥,这是前几年公园才扩建出来的一片景区,水很清很绿,湖边柳树成荫,倒影婆娑,小桥流水,柳枝依依,恍然仿佛使我回到了江南,突然感觉这园子就是一位美人,这时的她晨起稍作梳妆打扮,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但越发焕发出一种清秀和自然之美,不禁让人愈发地楚楚可怜,纵生爱意。
欣欣然的一段晨游就这样结束了,端坐在清净依然的办公室里,打开书卷,轻笔挥豪,心里一片澄明静谧的境界,这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办公室也变得格外温馨。这不是很美好的一种生活吗?我们又何必太在乎别人眼里的看法呢,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才是最真切的,其他的一切又能奈我何呢?我的心境不禁突然豁然开朗起来....
这时我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的《饮酒》,就以它做结尾吧,这是晨起游园给我带来的新感受,仿佛让我穿越时空,神游于古今,默契于先贤......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