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没有什么“雨纷纷”,早起的太阳已经用它的光和热,告诉了每一个准备出行的人,今天是个好日子。
我们这个地方,祭祖的规矩依然延续着老黄历,新坟、旧坟,歇一天,就到了清明。其中,旧坟是我们祭祖的时间。
平时,我还觉得自己的这个姓,比较罕见,一般也见不了几个同姓之人。可是,到了祭祖之日,我才发现,我们的这个姓竟然也是个大家族。熟悉的、不熟悉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约定,在这一日,都立于祖宗灵前,向其祈祷,彰显家族传承不绝。
每年的祭祖,都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六处坟地,零零星星点缀在不同的地方,或者在山沟沟里,或者在早就荒废的田地,或者在路边地头。一袋祭品,两条腿,三炷香,四小时,六座坟。如此,祭祖就算宣告结束了。
我也不是都清楚坟里面葬的是谁,我只知道,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他们是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祖先。为着这个名字,我们这些做后辈的就必须尊敬他们,对他们祭祀,向他们跪拜。
*** *** ***
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由来已久。《左传》里就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祖的传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为风尚了。
《左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的是鲁文公二年,在太庙举行祭祀的时候,把鲁僖公的神主升到闵公之上。这件事,遭到了《左传》作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失礼的行为,强调礼必须符合顺序。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古人对祭祀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处,否则就是失礼、不敬。
今天的我们,固然没有了繁琐的规矩,但该有的程序一项也没有少。或许这就是遗传吧。祭祖,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骨子里。
*** *** ***
年复一年,我们拿着相似的祭品,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披荆斩棘,来到祖先坟前,完成固定的程序,起身回家。
我们如同陷入了一个永远也跳不出的圆。在圆上,我们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循环着,直到自己也成为圆心的一部分。
祭祖,是在祭祀祖先,是在缅怀先人,是在提醒我们,记住那最开始的地方。
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教一直是无爱的,有亦可,无亦可。因为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家,我们敬畏的神就是我们的祖先。
所以,我们一旦取得辉煌成就,就被称为“光宗耀祖”;我们一旦遇上过不去的坎儿,祈求地也是“祖宗保佑”;我们无论漂得多远,都渴望在生命的余晖“落叶归根”。
家乃神庙,祖宗乃神像。祭祖,其实也是一场心灵的朝圣,希冀得到内心的安宁。
*** *** ***
祭祖,既是让我们缅怀过去,也是在告诫我们,珍惜现在,珍惜眼前人。
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努力地孝顺自己的父母吧。不要等到百年之后,空对着一座孤零零的坟墓,独自哭泣,满腔悔恨。
最近,看到《都挺好》中苏大强患老年痴呆后的表现,我的心里就泛起一阵酸楚。
这世上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想要行孝时,却再也没有了行孝的对象。这世上比这更大的悲哀,就是父母依然健在,却早已忘记了你的名字,你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想必,那时你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因为,从此以后,你要独自面对各种刀山火海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忙碌是没有尽头的,可生命会有最后期限。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忙不是借口。
*** *** ***
香烟袅袅,坟前的纸钱渐渐化为了灰烬,跪下身,恭恭敬敬磕四个头。一场心的修行就算完成了,我们从过去汲取力量,对现在更加珍惜,对未来更有希望。
身后的鞭炮响起了“噼里啪啦”声,那是重新上路的发令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