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从《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看现实中某些“小干部”

从《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看现实中某些“小干部”

作者: 醉的扶墙走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21:57 被阅读0次

           最近网上一则视频爆红,鄂州市委书记在直播中痛斥某些干部做派作风问题:“一看,你就是个小干部的模样,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不就是来自于土地吗?我们不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农村吗?为什么当了干部没几天,我们就染上了一身干部的这种不好的习气?说话腆个肚子背个手,哼啊哈的,看着就烦!本来就不是多大的官,现在还要坐蛮大个位,都是服务员!”

           可以说这位市委书记真是道出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声,骂的那叫一个痛快淋漓,只不过也只能是书记人家肆意痛斥罢了,又有哪个老百姓敢这样说这些“小干部呢?”更没有哪个百姓敢把这些“小干部”当服务员来看。从来只有上级骂下级、官员训百姓,书记骂了,这些“小干部”只能乖乖听着,哪怕心中千般不愿万般恼火也只有忍着,无他,只因痛斥他们的人位高权重得罪不得,唯有唾面自干强颜陪笑。若是有哪个百姓这样痛斥某些“小干部”,哪可就不得了了,“小干部”们虽不至于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立刻把百姓按到地上一顿痛殴,但如某教育局副局长官威十足的冲百姓发飙这是肯定的:“咋地?怎么地?咋地?你是哪个小区的”?同时牛气无比的吩咐身边的“小小干部”:“一会儿把他问一下子啊。”这样权势冲天还是可以做到的,这还只是个教育局的官员,有什么权利派人把百姓随便“把他问一下子啊?”就是警察讯问你也要有相关手续啊,可不是随便吩咐一下便成,看过《清平乐》里的宋仁宗就知道,即便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可我们有些“小干部”却是比皇帝都快意威风的多。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一些小干部比当年的皇帝还要趾高气昂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呢?

    宋仁宗,那可是实要实的天潢贵胄皇室血统,可宋仁宗又是什么做派呢?宋仁宗的庙号里之所以有个“仁”字,这可是有不一般的讲究,在中国历史上,庙号能为“仁宗”的皇帝共有四位,而宋仁宗赵祯是第一个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其他几位分别是元朝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朝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清朝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几个皇帝中赵祯最早获得仁宗的庙号,而且也只有赵祯的“仁”是真正的“仁”,是一位真正的仁君。他的“仁”体现在爱惜民力和宽以纳谏,并不象唐太宗那样的光纳谏而少实行,宋仁宗是真真正正的自身能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而不是象我们某些“小干部”宽以待已严于律人!

          百度百科里这样记载赵祯的事,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已,对待臣僚、侍从宽厚。而我们某些“小干部”呢?就如上面视频中那位女局长,对,这还只是个副的,对待来访群众就象一个街头撒泼耍赖的刁蛮泼妇般凶悍,可想而知平日里对待下属又是一副什么嘴脸,那跟使唤狗想必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副局长是因什么才能提拔起来的?难道是从菜市场骂街的泼妇中择优录取?何德何能占着这个局长的位子?这样的局长能通过万里挑一的公务员考试么?

    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怪罪。换做是如那位女局长的“小干部”们,怕是只有她们唾沫飞溅到下属和百姓脸上的份,不说脸上被溅唾沫腥子了哪怕听的话稍有不如意便是开始打击报复,换做那位女局长就是恼的冲上去把下属或百姓的脸挠个稀巴烂都毫不奇怪。

            其实倘若“小干部”对谁都是那副凶悍嘴脸也就罢了,就这么有个性的耿直人,问题是这些“小干部”的威风只耍给下属和百姓看,碰到上级立刻满脸堆笑哪里还有一丝挺胸腆肚的派头,那个脑袋怕是窝的都快到裤裆了。有一次,包拯反对任命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对,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赵祯生气的说:“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言官唐介不客气的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赵祯最终采纳了言官的建议。他回到后宫后,对宠妃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若换做我们的“小干部”们,领导要给亲戚安排个职位,哪位“小干部”敢挺着肚子反对提意见?怕是早就察颜观色根本都不用领导开口,早早便安排妥当了。若是“小干部”们安排个自家的亲戚,下属们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开口反对,怕是早就排挤掉了,象那位女局长怕是早就揪着下属的领子大吼:“咋地?怎么地?咋地?”更哪里会听取下属的意见,只会听领导的安排罢了。宋仁宗一个皇帝都能虚心接受批评,而“小干部”显然比皇帝霸气多了。

            百度百科里写道,宋仁宗不光对人仁慈宽厚,身为九五至尊,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衣食非常简朴,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已的故事,足以让“小干部”们羞愧的无地自容。

            故事一,有一次,赵祯在散步,时不时的就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赵祯回宫后,着急的对嫔妃说到:“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赵祯:“陛下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赵祯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要是“小干部”们的话,但凡手底下有几个使唤的人便巴不得每天颐指气使的呼来喝去摆官威摆架子,又哪里会体惜下属?

            故事二,赵祯的生活也较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祯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二十八枚,每枚一千。赵祯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二万八钱,朕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换做“小干部”们,只会恨下边送的礼少不会来事,手里过的公款必是要使光用尽如何的雁过拔毛又哪里会想着节省丝毫。

           故事三,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朕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赵祯说:“朕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朕的命令,去大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换做“小干部”们,手里但凡有点权力那是一定要权尽其用的,又哪里在乎扰不扰民。

          故事四,赵祯去世前不久,中书门下、枢密院曾在福宁殿的西合奏事,看见赵祯所用的床帐、垫具都质朴灰暗,许久未更换。赵祯看着宰相韩琦等人说:“朕居于宫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随便浪费吗?”换做“小干部”们,办公室要最大最气派的,办公桌要最豪华的,办公电脑要好配置的,沙发要最好真皮的,统统都要崭新亮眼的,哪怕搬个地方也不会把旧的挪过去统统又换成新的。就好象俭朴点便很丢人、节省些便很掉架,岂不知恰恰相反。

           故事五、赵祯对下人很仁慈。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中,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对待下人的过失,赵祯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可能带来的罪责。同样的情形换做“小干部"们那个不得了的脾气,怕是会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的迁怒下属,官威十足的骂个狗血淋头。

    故事六、赵祯对读书人也比较宽容。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换作“小干部”手里有点权力就要搞一言堂说一不二,容不得任何不同不顺耳的声音,遇上这种事不说特与功名了,怕是要特与定罪才是。

    还有宋朝最出名的词人柳永,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其词影响之广,更是中国古今文坛的一个标杆人物,据说,柳永因词作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得罪了赵祯,在科举中被划掉,而且赵祯还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已是“奉旨填词”。而历史的真相却是,柳永写那首词时是1009年,那时仁宗还没出生,宋仁宗亲政已是1034年的事情,所以那位嫌弃柳永词作的皇帝应该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而且赵祯登基时,柳永已经三度落榜,还是在1034年赵祯亲政的时候,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才得以入仕。因此,柳永是非常爱戴赵祯的,作”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来歌颂他。

          所以宋仁宗的“仁”是对国对民,也正是因为他的“仁”,他的宽容纳谏体惜民力以身作则,不但天下百姓受其益多矣,而且杰出人才层出不穷,都是仁宗一朝宽容自由的“仁”所致,唐宋八大家里六位北宋人全部是在仁宗一朝登上历史舞台,学术界就更是百家争鸣,有关学、濂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象数学诸家流派,全部生活在仁宗朝,“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全部都是活跃于仁宗一朝的大学者。还有朝中的名臣范仲淹、富弼、王安石、司马光、沈括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在仁宗朝大放光芒。

           而那些“小干部”们呢?就如鄂州市委书记所说“不就是来自于土地么,不就是来自于农村么,为什么当了干部没几天,我们就染上了一身干部的这种不好的习气?说话腆个肚子背个手,哼啊哈的?”为什么就比宋仁宗这个皇帝还要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呢?就如电影《战狼2》片头开始的那个强拆的剧情,不正是许多“小干部”的真实写照么?而宋朝的皇帝是怎么做的?据《宋史.地理志》,不独是宋仁宗,在宋太宗时想扩建皇城,太宗还叫官员去找拆迁征地范围内的居民征询意见,结果“居民多不欲徙”,大部分居民都不愿搬走,宋太宗手握禁军几十万都没有“小干部”们的胆魄,不敢搞强拆,只好作罢。“小干部”会轻易罢手?那是铲车推土机城管齐上阵非强拆了不可。

            所以看看宋仁宗的历史,才发现“小干部”们的嘴脸愈发丑陋,宋仁宗去世的时候,不仅都城汴梁的百姓全部罢市所有人都在巷子口痛哭不止,即便是乞丐和小孩儿都在为他焚烧纸钱,据说为他焚烧纸钱的烟雾直接把天空都遮住了,甚至在偏远的山沟里都有百姓戴着孝帽哀悼仁宗,换做作威作福的“小干部”们挂掉了呢,怕是百姓欢喜庆祝的鞭炮烟火才是遮盖了天空。

            而且即便是宋朝的敌国辽国,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听到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就号啕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宋仁宗的去世就连敌人都表达出由衷的尊敬和哀悼。再换作那些“小干部”们不说去世了是否有对手或是同事去真心的哀悼,就是退休了没权没势了都是真心的没人搭理了。

            所以奉劝“小干部”们,公仆就要有个公仆样,不需要你们真的特意摆出什么服务员的姿态,因为那非真心的扭捏作态只会令人作呕,只要凡事收敛一些,比如那个上面脸上的横肉收点,下面的肚子收点、脾气收点,老百姓就感激不尽了。

     《醉笔轩》文章:

    <孟婆庄>第四章 无妄

    <金秋银杏林>

    <生日>

    <感恩爱.简单爱>

    <仗着酒劲写童年>

    欢迎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醉笔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看现实中某些“小干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sj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