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小张先森说 』的第 16 篇原创文章
希望这里的文字和图片
能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
给你带来温暖和力量
祝开心
▼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忙呀,太忙了。
没有时间吃饭,
没有时间学习,
没有时间社交,
没有时间谈恋爱......
打开朋友圈,扑面而来的也是一片忙碌:早晨六点的地铁站上脚步匆忙,半夜两点的归家路上踽踽独行,每个周末都是苦逼的加班......
▼
你是真的忙吗?
你也许不是真正的忙,只是因为自己太懒。
我以前工作的一个同事木木就是这样,经常熬夜加班,如果叫他外出,他总说,不行,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干。
可他还经常因为工作没有做好被上司批评。那么他一天都在忙什么呢?
后来,我才发现,主要是木木的时间安排极不合理,加上不太自律,造成本来上班时间能完成的工作,只有拖到加班补救才能做完。
木木是一个游戏迷,不是说喜欢玩游戏就会影响工作,可木木经常前一天晚上控制不住玩通宵,人如果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工作效率必然较低。
一般来说,早上应该每个人效率最高的时候,但木木却都是在打哈欠,昏昏欲睡中度过。他还有严重的拖延症,做事情专注度差,工作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玩一下手机,或者打开朋友圈点赞,看起来他一直在忙,其实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浪费到无用的空闲上。
快到下班的时候一看,啊,还有那么多工作没有完成,怎么办,那就只好加班啰。等到独自加班到半夜三更,发一张自拍图,发现自己多么勤奋、多么努力、多么苦逼。
确实,这样看起来你是很忙,但是对不起,这不叫勤奋,也不是努力,更获取不到任何赞扬。
如果你真的想要上进,就不要只是浮于表面上的忙。这样的忙除了感动自己,让你以为自己很努力以外,没有任何看点。因为你沉迷的这些所谓的繁忙,只是懒惰的另一种表现。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干那些熟悉的、简单的工作,因为这样干起来又轻松又好看。但真相是,你愿意并毫无压力去忙碌的工作,基本上都无关紧要、也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反而是那些让你感到困难、压力、不舒服的事情,才最值得你去解决去承担。
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像木木一样,他们经常加班,看起来一天都在忙,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告诉你,他们,在上班的地铁上刷着无聊的新闻,或是看着时兴的肥皂剧消磨时光。
你看他们仿佛在办公室忙前忙后没有空闲,但你不知道他在工作时,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下微博或者朋友圈,或者时不时的找个同事一起闲聊八卦扯淡。
他们的注意力总是无法专注的干好一件事情,他们的工作是利用闲聊的间隙,而不是专门的时间。他们的身体在办公室,可心早已在傲游九天。他们总喜欢将那百分之十的忙碌,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而对剩下百分之九十的懒惰避而不谈。
其实他们就是在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偷懒,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呆着,肯定是温暖又安全,但长此以往,你的职业前景只会一成不变,停滞不前。
▼
你为什么会这么忙?
也许是因为你做事情根本就没有做到点子上。
给大家说一个我听来的故事,虽然是故事,可现实中类似的事,却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
李佳是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人又长得漂亮,自从毕业后到这家公司,已经三年多了,她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从不迟到早退,可好几个比她晚来的同事,都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她却还是原地不动。
有一天,和老板一起出差外地,饭后,她终于忍不住找到老板提意见。
“王总,公司对我有偏见吗?”老板先是一怔,说“怎么可能,当然没有。”
“我也一样辛苦的加班加点为公司工作,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提升,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笑了笑,说:“这样,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你联系一下他们,问问何时过来。”
这事太简单了,不到十分钟后,她就回来了。
“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三过来。”
“他们一行多少人。”
“啊!我没有细问!”
“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
“啊,您没叫我问呀!”
“他们行程怎么安排的?”
“这个……”
老板不再说什么了,他把一起出差的陈灵叫了过来。陈灵比她晚到公司一年,现在已是行政部的经理了,老板把相同的任务安排给了陈灵。一会儿功夫陈灵回来了。
“王总,情况是这样的……”陈灵答道:“他们乘下周三下午2点的飞机,大约晚上5点钟到,一行6人,由工程部李经理带队,我跟他们说了,公司会派人到机场迎接。”
“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三天,第一天主要在总公司,后面两天到项目现场,具体行程我已经转发你的邮箱。为了方便,我建议把他们安置在长城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我这就提前预订。”
你看,就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交待下去,不同的人看起来都在忙,但是忙的内容和质量完全就不一样。
繁华喧嚣的城市,接踵而至的工作,容易让人俗务缠身,疲于奔命。
在某个午夜回首,你忽然发现,自己每天如此的繁忙,可职业发展仍然停滞不前,除了工作时间变长,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多少增长,你是不是也会和故事里的李佳一样迷惘:我天天如此的忙,为什么还是混的这么惨?
如果你一天忙来忙去却没有什么成绩,你应该回头看一看,是不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忙,忙也没有忙到点子上?
别人做事,,能够思前想后、举一反三,你却只在意如何快点把事情做完,你又怎么能怪别人比你提升的快、走的更远?
很多人都容易陷入“低水平勤奋者”的怪圈,越忙碌越忙乱,越努力越无力。
不要只是陷入机械的、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的重复劳动;不要只是追求工作的数量,而非工作的质量;不要只是想着如何做完一件事,而不是如何做好一件事;在埋头走路的同时,还需要抬头看路。
在面对十件简单的任务,和一件困难的任务时,要勇于去啃那一件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的任务,因为在你拼尽全力完成以后,你会发现,你能够收获以前从未有过的挫折和经验。
▼
如果忙也不要瞎忙。
只有明确的目标和认真思考的忙才有质量。
我另外一个朋友强子,是一个勤奋好学又繁忙的人,几年前,他就一直在做辞职创业的打算。
为了提升自己,他每天必听罗罗辑思维的音频,在喜马拉雅定了很多创业讲座,手机里关注了上百个创业公众号,一有时间还参加这个城市的各种行业聚会,一天都很繁忙的样子。
我们不时会见上几面,从强子的口中时不时会蹦出几句什么思维的边际、人工智能、行业黑天鹅这种新名词。
但是一直到现在,强子说好的离职创业也没有开始,还是在单位不温不火的干着。我问他,他说一天太忙了,总感觉自己学得还太少,而且自己现在连创业的具体行业,都还没有想好。
我详细一聊才发现,他今天看了几篇文章后,感觉O2O行业不错,明天听了几个行业大伽的演讲,又感觉移动互联网更有前景,后天再听某个一直追随的创业大家说虚拟现实才是未来的金矿……
就这样,最后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除了一天把自己弄得很忙,很多东西听了以后当时感觉收获满满,可过了几天好像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得到一样。
很多人的繁忙其实只是表象,碎片化的学习,没有一个明确固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深入思考,这样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繁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我在进步,我在努力”的假象当中,从而忽略了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而失去方向。
在繁忙的时候,没有目标,缺乏思考,只是盲目的忙,这就是大部分人繁忙却没有收获的问题所在,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的人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碗鸡汤确实毒性深重。
如果忙也不要瞎忙,只有明确的目标和认真思考的忙才有质量。
你真的以为那些成功者,只要天天加班就能够成功?他们告诉你要勤奋,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他们不仅经过认真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科学的方法、系统的工程去实现它,这样的忙才有力量推动你不断提升,走向成功,而不是像失去方向蒙着眼睛一样,毫无章法的瞎忙。
要让自己不瞎忙,就要思考事物成功背后的规律,去分析那些原理性、系统性、本质性的东西,做到真正的“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确实,这样很难,但哪个人成功不难?从来只有高质量的忙,才会创造出高质量的结果。
不要为了忙而忙,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懒惰去忙,希望你现在的繁忙,能够让未来的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并把这些时间浪费在一些更加美好的事物上。
我是小张先森,谢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