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佳成绩出现在我挑战总次数的中间那几次。
图片发自手机截图刚开始的几次,总是几十步就死,但是是很流畅,节奏很稳地跳了每一格。多熟悉了几次逐渐上道,一次次破了之前的记录,两个大拇指却明显感到越来越僵硬。
后来我屏气凝神,终于达到了图一的最佳成绩。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再想破纪录的时候,发现两个大拇指已经完全控制不好节奏,忽快忽慢,“手癌”明显到可怕。脑子也跟着秀逗到反应不过来,常常是反应慢到让小主角随着不断掉落的楼梯坠落的。最后几次,甚至全是跳了个位数就狗带了。哈哈,整个人越想集中注意力拿高分,越是眼神涣散,甚至两个手指完全是下意识在点击屏幕,眼里的楼梯已经变成一片凹陷的坑。
图片发自手机截图可能是由于马上周五的原因吧,玩了一晚上ElloJump,也思考了好几点东西。
大脑在接触任何事物的时候都是遵循着:尝试与学习--熟悉深化--疲惫与抵触--放松减压的循环。
可能玩这个游戏让我对大脑的这个循环过程有了最直接和短时间内最完整的体验。因此,套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要过度消耗自己,也不要奢求一步登天。
为什么这些年类似“别踩白块”、“2048”、“值乎”、“测朋友圈温度”这样的小产品能获得如此成功的传播?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1.极简。非常容易上手,哪怕没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在大脑接触学习后平均试错三次以内也知道该怎么操作。此外界面也非常简洁,对时间的要求也很碎片化。
2.几乎为零的付出成本。不就是Game Over几次嘛!不就是花个几块钱嘛!又不会让我缺胳膊少腿,那就试试咯!
3.营造一种刺激的赌博心理。再一次我肯定能多走几步!再花个钱看看答案肯定让我有收获!……就是这一次次不可名状的尝试的刺激感,以及我们完全反应不过来的极速的挫败感,让这些小产品在短期内的用户黏度特别高。
4.给我们一个恰到好处的炫耀资本。中国人一直都提倡“不外露”的文化,太牛掰的事情在朋友圈里分享出来特别担心遭人嫌弃被骂“装逼”,连分答里国民老公王思聪都曾说过“我没什么买不起的,但我不会买那些容易引起大众不悦的东西”;可是“炫耀”“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又是人的天性,马斯洛需求理论里就有说嘛!因此,迎合了人们虚荣炫耀心理的产品便层出不穷。这就是遵循了人性。
5.不占手机内存。对比推广app来说吧!大多数人(除非真爱粉儿或硬需求,以及app发烧友)没多少会主动消耗不少流量,下载一个几十M的移动应用。而这种小游戏,让你爽还不给你任何携带压力。换作你会不会just try and have fun?
这个社会“看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ElloJump的精致画面totally仿照了当年“纪念碑谷”唯美空灵的风格。这样的产品,被分享的可能性就又高了几个度好嘛!哪怕我成绩不高,但分享出来,大家都知道我审美啥样品质多高了!所以,不光是人,连一个小游戏颜值高了传播量也会仿佛开挂一样。
好啦。今晚就扯这么多了。晚安,么么哒!
图片转载自网络ps:不是ellojump的托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