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教师承担了多种角色。那么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是把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吗?我们很确定的说不是。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又陷入了搬运工这个定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前面我们说教材应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存在,它不是教学大纲,教师可以合理地选择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整合。
那么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呢?在教学中承担的究竟是什么角色呢?
威金斯在书中指出:教师应该扮演设计者,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首先该抵御的是教,即灌输的活动,设计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习者揭示观点、获得真正的理解。
在今天早上的共读中,付老师谈到自己在最初教学时,不知道如何教学。单方面的认为优秀教师是把知识搞明白然后教给学生即可。但是自从跟着辉霞老师,看到辉霞老师在课程中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抛出去,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自己模仿着王老师逐渐改变了一个学习者的状态,改变了自己的教学。付老师认为老师既是引导着教学,也是在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需要左右脚协同走路,如果学走路的孩子一样,老师只是一个学步车,最终学生总要离开学步车学着自己走路。
唐艳老师谈到:教师既充当了导师的角色,也充当了教练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赶课”,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灌输”。教师单方面认为讲了就会,如同我们在席下 听领导讲话一样,我们也会玩手机,学生只是没有手机可玩。
现在我们会发现学生越来越懒得动脑。我们说脑子越转越快,长期不用大脑也会生锈。很多学生现在刷手机视频,他们直接接受者外来的信息。唐老师以自己课堂上的现象为例:让学生写“你有………我没有………”这样的句子,结果很多孩子写的是“我没有棒球,它在我床底下”。甚至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学生,而要想办法让他们思考通过揭示,而不是灌输。
这让我想到了在我们班,当我问学生一些特殊疑问句式的问题时,孩子们第一反应回答的永远是Yes/No。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性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这个行为就是在灌输,这和威金斯在书上提到的例子类似:教师日复一日的重复告诉学生地球是球形的,直到在学生的脑海中将地球的形状和球的形状联系在一起。但是学生并没有因此获得关于地球是球形的概念。如同我们讲语法知识,我们总是觉得语法是一个枯燥的概念,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却没有想过如何通过揭示让学生一点点的理解。
我们如何设计正确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揭示思维,很重要。
唐老师认为学生有的方面没有经验,例如没有学过中文诗歌,如何读英文。当我们知道时,要给学生补充故事梗概,加大对人物故事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却没有改正。自己亲身体验到后才会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阅读关于健康的书籍,关于病人的生活,看到他们生活的困难,并且进行读后思考,将健康与生活相关联。将概念与生活进行打通。
揭示其实就是我们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与学生的生命打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