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我们开始顺着威兰运河,从安大略湖驱车前往伊利湖。
这是在运河上的3号船闸处,我们看到一艘轮船经过船闸的全过程。
该图来自网络连接安大略湖和伊利湖的有两条水路,右边粗的那条,就是形成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尼加拉瓜河,左边的就是这个威兰运河。
该图来自网络从大瀑布的高度我们可以知道,伊利湖的水面要比安大略湖高出100米左右。所以要想让运河能够通船,就需要建立很多的船闸。上图就是船闸的示意图,43.5公里的运河上,一共有8个船闸。
而跨越运河的桥梁,或者就是像QEW这样,建的很高。
或者像这样的升降桥,桥升起来,大船可以从底下通过。
或者是这样的斜拉吊桥。
这是2号船闸,不是给游客观赏的,我们停留了一下,继续前进。
在3号船闸所在的地方,有这么个博物馆,还建立了一个观看平台,我们赶到时,正好有一艘船通过,平台上沾满了人。
轮船进入船闸。
上游的闸门是关闭的,挡住上游的水,轮船在闸内深深的下方。
下游的闸门开始关闭。
完全关闭。
闸门内开始注水,船体在升高。
船闸内的水和上游基本持平,轮船完全露出来。
回头再看看下游,对照前面闸门开启的那个画面,我们知道内外的水位差很大。
上游的闸门开启,轮船即将通过。
远看不觉得,近处看这艘船还是蛮大的。
轮船驶出船闸。
这是博物馆的一些展品。
威兰运河的意义在于,它将其它四大湖地区的货物,经由这里运到安大略湖,再经劳伦斯河出海。所以这里立了这么个牌子,告诉你从这里可以将船开往世界各地。从最近处多伦多29海里,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11569海里。
人们在这里进行休闲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个牌子告诉我们,威兰运河是上个世纪加拿大工程技术的骄傲。
离开博物馆,我们继续往伊利湖进发,途中看到了轮船通过这种升降桥的过程,此时轮船刚刚通过。
桥体开始下降。注意桥的两端有巨大的水泥块,它平衡了大部分桥体的重量,所以升降过程耗费的能量并不大。
桥体完全落回地面,两边的汽车正准备通过。
看完升降桥,我们来到了5、6、7号船闸,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据说可以双向通航,没有去研究它的原理。
途中还看到了这个斜拉吊桥,看上去好像是铁路桥。
这是在7号船闸的一艘轮船。
不过这里没有建高的观看平台,拍不出什么趣味来,但依然还是有很多爱好者专程来这里。
加拿大多的是自然景观,这样的大工程确实比较稀奇。
运河上各种桥梁一共21座,这是运河最南端的一座桥。
我们最后赶到了运河最南端,轮船从这里可以进出伊利湖。我们环绕伊利湖的行程,这时才刚刚开始。
2018年8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