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书单读书
如何和亲密的人好好说话

如何和亲密的人好好说话

作者: 深夜奇遇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8:03 被阅读0次

    这大约可以算作一个围绕我们一生的困扰,也可能是围绕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困扰。于我来说,大约在初中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和父母的语言拉锯战便拉开序幕。当我们尝试开始以自己的羽翼触碰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时,我们渐渐意识到作为个体的需求,这个时候的我们,不会对父母长辈的每句话言听计从,说的话也不会再被大人以“他还是小孩子不懂事”而宽容。不仅需要独自应付人际关系中的善意与敌意,而且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对待亲密的人,我们在语言上的冲突和暴力讨伐往往愈加强烈,因为在他们面前不用担心发脾气而被老板炒掉,不用小心维护自己社交形象,人类这种天性般的趋利避害,一直使爱我们和我们深爱的人深受伤害。

    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堪称一本完美的教科书般的沟通指南,对于“沟通”一词,我们使用的频率太过于频繁,以至于当双方同意以沟通解决矛盾时,基本处于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就静静地看着,等到表演结束,若没有升级到掀桌子吵架干仗,就已经谢天谢地,基本达到我们对沟通所期望的作用了。

    为什么我们对沟通的期待如此之低?《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明明双方本着解决问题,不伤感情的方式进行谈话,却往往将彼此拉的更远,所以马歇尔•卢森堡说,沟通若不能成为窗户,那它就是一堵墙。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抽丝剥茧般地拆解暴力沟通的每一个作用点,每一个层级,追根溯源,直至找出令我们生气和愤怒的最终原因。

    愤怒,是因为我们早已在渐渐形成的三观中建立了自己的期待和需求,当环境无法满足需求时,就会出现指责,我们期望以指责泄愤,相反,对方一旦认识到自己被指责,也难以心平气和地表达真实心意。我们聊天,对话,是为了让我们的意图传达给对方,并且希望对方理解、接受。说话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了能将整个过程传达过去,不产生误解,不引发对抗,好好说话便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技能。语言中所包含的戾气,和表达方式上偏差就像一个精准的按钮,总能立刻引爆人们的愤怒,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像炸弹,直接毁掉所有冷静,我们常年习惯以这种暴力沟通方式交流,对其中隐藏的隐患浑然不觉,马歇尔•卢森堡的这本指南中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些让我们隐隐作痛的病灶,并且归集了这些病灶涉及的四大重要阶段: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网络图片.jpg

    观察,是避免指责萌芽的重要阶段。我们经常会在对方突然爆发的怒火中纳闷:我什么都没说啊,他怎么发这么大火生这么大气?这可不是直男特有属性,生而为人,我们无法避免地成为一只主观动物,保持完全客观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马歇尔的建议是尽量陈述现象和事实,避免下结论或评论性的文字,他甚至在此书中精确到了指出容易引起怒火的句式,词语,为我们打开新世界大门。

    “你根本不跟我打电话,总是在忙。”

    “你看你一天到晚打游戏,学习也学不好,做事也做不好,就没见过你这样懒的人。”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说话模式,直接跳过现象升级为自我判断,把引爆愤怒的按钮挨个全按了一遍。每个人对于忙和经常打电话的定义有所不同,如果对方认为你言过其实,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将谈话方向向对抗、反驳发展,根本无法将彼此的心声传达出来,直至将这个对话变成死循环。 按照马歇尔的观察法则,这句话可以这样表述:

    “你这周回家了三次,只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你这个月每天都在打游戏,没有花时间学习,计划安排的事都被耽误了。”

    只陈述观察的意义在于,摆事实,基于沟通双方承认同一个事实的地位上进行交流,给接下来的沟通打开通道。

    感受,正确的表达感受,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理解自己,更好的让对方体会我们的需要。首先,我们也要区分自我判断和感受的区别:“我觉得你不爱我”,不爱我并不是我的感受,是对对方行为猜测得出的主观判断,“我生病你没来看我,我很伤心”才完整的表达了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误解也是我们对人们观点的判断推测,我们可以说:“你这么说,我很郁闷,因为我需要得到尊重。”

    最后一个例子引出了感受的根源,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内心感受、情绪变化,是源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渴望,而需求,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环,所有愤怒的根源。奇怪的是,人们往往被情绪带偏,沉迷于情绪的发泄,要么无法认识到自身需求,要么不愿意直接说出自身需求。

    请求,我看作是完整沟通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终于明白自己的需要,希望照顾自己的需要并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我们在多年的社会经验中,时而会有选择的牺牲自己的需求去迎合他人,也会强硬地逼迫对方完成我们的需求,这两种都是不正确的需求观念,《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想给我们传达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人们兼顾双方需要,看重彼此,信任彼此。

    无效的沟通一定发生在需求的冲突上,我们请求对方,能得到理解并完成我们的需求固然完美,但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不可调和的需求,我们往往为达到自己需求而命令对方,令对方承担一些负面后果,同时,一旦对方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威胁、冷暴力,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发生冲突,我们就不再满足自身需要,我们需要理解,是什么妨碍了对方说“是”,一旦理解原因,我们不会再次试图说服他们。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我们不能将沟通看作是功利性的,只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改变别人,以使其符合我们的利益,而是为了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加强与人的联系。

    人的行为习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但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及我们周围的人变得更好的可能性,让我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当我们四目相对时,都能在对方眼里看到一个平和友善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和亲密的人好好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bp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