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老子》(一)

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老子》(一)

作者: 慕清寒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14:0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都知道读《老子》不容易,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短短5000字,为什么研读起来如此艰难呢?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时代障碍、文字障碍、理解障碍、认知障碍。今天,我们着重对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窥探《老子》的写作动机。

网图侵删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21世纪,由于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促使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甚至产能过剩的局面在很多企业都是稀松平常。人们更多的不再是关注吃饱穿暖这样简单而基础的物质生活,而更多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生活,思想上面的自由。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让人类更加文明进步;不好的一面也显而易见的,因为很多人过分追求自由、追求民主,从而导致诸如离婚率升高、出生率下降、房地产泡沫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很多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例如《单身社会》等。这就是时代所造就的,一部著作的产生必然带有时代的显著特征。同样,要想读懂《老子》,绕不开对其写作时代背景的了解。反过来说,只有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5000字的著作?这部短小精悍的著作到底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和渴望?

在正式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首诗:“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上古时候,三皇五帝为我们立下了道德标准、制度,还有相关的一系列法则,但是,真正享受功名利禄的却是后来夏、商、周这些君主。就算是很多人熟知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他们在世人眼中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中的翘楚和楷模。可是,兴盛和衰亡也只不过是顷刻之间,所有辉煌和荣辱只是在他们的手里经过一下,谁又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呢?即使功成名就,也只不过是在史书上草草留下个名字,最多再用几行文字介绍一下。然而,又有谁记得那些埋在邙山的无数亡灵呢?这个世界本就纷繁复杂,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情,前面的人把粮食种到地里了,还没来得及收获,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最后只能被后来的人收割。在当时当下却被认为这是龙争虎斗。放眼历史长河里,其实,这种争斗就像一场闹剧和游戏。这首诗虽然不长,但是,也透露了一些关于春秋时期的相关信息。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所以,要想读懂《老子》,首先要搞清楚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中国史学界公认的划分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前后时长共计367年。先来了解一下是什么事情拉开了春秋时期的序幕?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崩,年仅13岁的姬泩继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周幽王。用现在的话说,13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当然,那时候的人寿命短,人自然就比较早熟,尽管如此,我始终相信周幽王依然没有脱离孩子的天性:贪玩、胡闹、叛逆。再加上,青春年少,正值荷尔蒙旺盛的时候,宠幸姬妾,耽于声色犬马的事情更是在所难免。《东周列国志》中描述:“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狎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就是说,周幽王这个人为人特别的凶狠,很少对人施行恩惠,行为举止也没什么规律可言,想一出是一出。他的爸妈刚死没多久,在守丧期间,就跟手下一帮子不三不四的人大吃大喝,一点对父母哀伤悲戚的情感都没有。用现在的话说,周幽王就是一个品行不端、浪荡公子哥。为人尚且如此,再看看周幽王还做过哪些不靠谱的事情,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任用奸佞,疏远贤臣

在一班老臣尹吉甫、召虎等相继去世后,周幽王开始启用虢公、祭公,尹球,并列三公。这三个人不是什么好鸟儿,都是“谗陷面谀、贪位慕禄、唯王所欲、逢迎不暇”之辈。当时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却得不到幽王的信用。

政事荒废,民不聊生

周幽王二年,时年15岁,泾、河、洛三川,同一天发生了地震。早朝的时候,有人上奏这件事情,周幽王居然视若罔闻,认为地震这样的事情很平常,不需要大惊小怪,反而,继续派人到民间寻访美女,充实自己的后宫。没过多久,因为之前的地震,堵塞了泾、河、洛的水路,致使下游水资源枯竭,岐山也因此崩塌了。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朝廷听之任之,也不派人救灾整治,反而在民间寻访美色,可想而知,老百姓怎么可能生活安稳,肯定搞的是民不聊生。

三纲尽绝,大厦将倾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初中历史就学习过。大概的经过是这样的,周幽王命人在民间寻访美女,其中有一个女子褒姒姿容非常出色,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机缘巧合,被送入宫,因为褒姒姿色出众,周幽王本身又是一个荒淫无道的人,得此美人自是不胜欢喜。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连日不上朝。这时候的周幽王才刚刚17岁,虽是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但是生日与褒姒你侬我侬,自然就会顾此失彼,对正宫王后娘娘申后疏远,竟然连续3月不入正宫。这怎么能不引得申后及东宫太子宜臼的愤慨和恼怒,太子寻找机会将褒姒揍了一顿,周幽王得知自己的小心肝被揍,当然不愿意,于是就将宜臼贬斥到他姥爷的地盘申地去了,而申后则因为教子无方,被打入冷宫。周幽王22岁那年,褒姒又想出了幺蛾子,想让自己的儿子伯服当太子,以绝太子宜臼东山再起的后患,周幽王当然也是悉数听之。废掉了申后王后之位以及宜臼的太子之位。这下,褒姒总算志得意满,虽然篡位正宫,有了专席之宠,但是,从未开颜一笑。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赏赐千金,后有人进言,骊山下有烟墩二十余所,十余架大鼓,当贼寇来犯时,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的诸侯看到就会发兵来救,击鼓催趱。所以建议周幽王带王后夜游骊山,夜举烽烟,这时诸侯不然前来救援。等诸侯来了一看,发现没有敌人,屁颠屁颠的又赶回去,王后看到这样的情景,肯定会笑的。果不其然,周幽王确实也是按照这么做的,褒姒抚掌大笑。

至此,周幽王真的是把昏庸无道演绎的淋漓尽致,远贤臣、废王后、逐太子,君臣、夫妻、父子,三纲尽失,王朝风雨飘摇。

为了防止报复,周幽王听信谗言,将申后的父亲申候贬为申伯,这无疑加剧了申候对朝廷的记恨,女儿王后被打冷宫,外孙太子被废,现在自己也祸殃及身,新仇旧恨夹杂在一起,申候决定奋力一搏。于是,联合犬戎发兵镐京,犬戎人哪里见过这么繁华的大城市,乡野村夫,野蛮狂放,进入镐京城一顿烧杀抢掠,周幽王和太子伯服也在交战中被犬戎兵杀掉,褒姒因为貌美则被犬戎主掳掠回去当压寨夫人了。山河破碎,天下诸侯纷纷联合共同抗击犬戎,在天下诸侯合力抗击之下,犬戎只好逃离镐京。国不可一日无主,在诸侯的一致拥护下,迎回起先被逐申地的旧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眼见镐京城被犬戎破坏的满目疮痍,重新修建需要大量的金钱,头顶上方还时不时受到犬戎的侵扰,综合考虑,周平王力排众议,决定东迁洛阳。从此,中国正式进入东周时期,中国春秋时期正式拉开大幕。

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叙述春秋的开始,无非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王朝的衰亡其实都是非常相似的。在春秋时期367年时间里,周王室气数渐渐将尽,不断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发,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就是上文提到的“英雄五霸闹春秋”。无论他们多么英雄,也不管他们是否靠着自己自身实力赢得其他诸侯国的支持和拥护,但是,都无法否定的是周王室不再对天下拥有话语权。虽然他们通过自身的强大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地区内的稳定,但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从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礼崩乐坏,民不聊生,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老子正是春秋时期的人,面对如此现实,怎能不唏嘘感叹?他渴望统治者能够政清如水,德行深广,但是不希望统治者胡作非为,朝令夕改。这样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渴望天下不再有战争,渴望国泰民安,渴望父慈子孝…尽管如此,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子想通过自己的思想感化统治者,从而逐步让天下变得清净,这也许就是老子写这本书的初衷。

相关文章

  • 常道无道 常名无名

    老子:你读过道德经没? 我:读过,读不懂呀! 老子:哪句不懂? 我:第一句就不太懂! 老子:你走过路没? 我:自然...

  • 我不想成为三毛和王菲,我只想成为一紫

    1.>> 懂一个人 很多人不懂王菲和李亚鹏为什么会离婚? 很多人不懂三毛为什么会自杀? 很多人也不懂,一紫为什么会...

  • 老子

    有很多人不配读老子,因为他们还不是狼崽子狗崽子,他们是:龟孙子。 (我配读,但我不读。因为我与老子是兄弟。我现在还...

  • 读不懂的风 猜不透的心

    很多人都会问我 为什么喜欢风 是你们不懂的欣赏 还是读不懂我了 而我也不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说我喜欢风的自由 ...

  • 重读计划:老子的道德经

    提到老子的道德经,是非常经典且有智慧的书。我以前都很害怕读这类型的书,主要是我读不懂。这种不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 书为什么读不懂?

    书为什么读不懂? 读不懂书,作者的原因之外,就是读者的原因。 人文社科领域,书读不懂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书读得不...

  • 学周易的最高境界之感通天下1

    在我们为什么读不懂周易,真正的周易古经什么样子?一文中,我们提出了为什么读不懂周易的三条理由,一没有源代码,二不懂...

  • 捡来的力量

    为什么喜欢文字? 曾经很多人问我,现在很多人问我,我读文字写文字,他们说我寂寞,说我不会生活,只会空谈不懂实际,对...

  • 读《老人与海》有感

    在从前,我一直不懂读后感为什么叫读后感,也不懂为什么每次的题目都是一个固定的格式--读《xxx》有感,直到今天,读...

  • 年少不懂张无忌,读懂已是负心人

    是的,《倚天屠龙记》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 年少读不懂周芷若。读不懂周芷若为什么到最后,会变成灭绝师太; 也读不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老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g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