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逼自己一把
看见也是一种修炼+32+W20

看见也是一种修炼+32+W20

作者: 新起点新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6:32 被阅读0次

    跟着圈妈读《幸福的婚姻》,大家就“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到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伴侣”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原本大家各方角度已经聊的很全面了,只是觉得方法都能想得到,就是做起来难。而圈妈一番总结和指点,思路豁然开朗,想法不同,解决问题心态就完全不同,效果更会有差异。

1、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到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伴侣?

关键词之一:期待

我们对朋友的期待通常是有限的——TA只是个朋友,我无法要求TA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而对伴侣的期待是无限的——TA应该让我开心、TA应该把这个坏毛病改掉(如果TA爱我的话)、TA应该考虑我的感受……

不过,我不会单纯建议你“放下期待”,因为我知道你也没办法说放下就放下……在专业引导下,有专门针对“期待”做调整的内容。

如果你不想因为自己的期待而困扰,暂且先看清楚自己对TA的期待都有哪些,把这些期待写下来。看见,也是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之二:需求

团友sunshine、虾米、喜小喜都提到了一个词:安全感。大家一致地提到,因为在亲密的人面前,我们感觉到很安全,所以就可以尽情发泄情绪或袒露想法。

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词来理解:需求。当你感觉到在一段关系中是安全的的时候,你会把自己更多的需求带进这段关系里。你需要爱,需要理解,需要关心,需要接纳,需要认可,需要支持……这些需求并没有错,它们是人类共通的需要,但如果你认为对方理应照顾到你的需求,那就会比较麻烦了。因为,不要忘了,你可以为你的需求负责。

安全感这个词其实和安全依恋有关,良好的依恋关系会赋予人安全感。亲密关系也反射着你的依恋模式,良好 or 不良。那么,一个良好依恋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质上说是:相互依存,而非相互依赖。

相互依存的意思是:我可以独立运转,并能照顾好自己。当我有需要了的时候,我会邀请你协助。和你在一起,我的生活会加分不少,有了你的帮助,我会变得更好。但如果发出邀请时,你此刻无法照顾到我,那也ok。

相互依赖的是:我没有你就不行,我有需要了的时候你必须要在,我的要求你必须满足。反之,同理。

关键词之三:恐惧

面对伴侣的叨叨叨,从本能上我们是心存恐惧的。你在恐惧的是什么?

团友暖暖说:朋友叨叨叨是可控的,我们可以选择两个星期见一次,而老公天天都要见,不管你想不想,他随时都会开始叨叨叨,可控度极低。

有人恐惧的是:天哪,我要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一辈子,那岂不是得听叨叨叨一辈子……

这其中的隐含假设有:

伴侣不会改变;

我也不会改变;

我从不需要叨叨叨。

反观一下,这些假设合理吗?

2、有啥解决办法?

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的办法都值得试一试。不过在行动之前,可以考虑重新看待夫妻关系这件事。

幸福的婚姻这本书的作者们提到:婚姻的基石是友谊,也就是说,把你的老公当作朋友去经营,才是幸福婚姻的王道。

因为有法律保护才敢放肆对待,这理由是什么鬼,手里有个证就能撒泼打滚无底线了嘛?别忘了第一章那个统计数据是40%的离婚率……

从法则一、二、三、四开始做起吧。

1、关于需求:我在之前思考这个问题时,也是非常认同几位书友的观点,在队员面前我们更加放松,所以有情绪就直接表达,无所顾忌。甚至当时我还想到了孩子,在爸妈以外的家人或者朋友照看时,孩子会表现的很乖,而妈妈在家的时候哼哼唧唧的特别多,也很容易有情绪。我觉得这跟我们在队员跟前放松表现情绪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体现了信任感和安全感嘛。而看了圈妈的分析,我学到了,有需求是合理的,但是预期家人来照顾和包容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2、关于期待: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了我们对队员和朋友的期待不同,包容度不同,如此一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降低期待就好了,可是大家都知道,期待哪有那么容易降低。但是圈妈说,期待解决不了,写下来看见也是有帮助的,也是修炼。圈妈果然是高手,对我这个急性子来说,看到问题不解决那是会憋出问题的,但是圈妈会告诉我们,先看见,看见自己的期待,看见自己的需求。我理解是:看清了可能答案也就找到了一半,有点无为而治的感觉。

why:看见需求也不容易,能够看清自己或者对方真实的需求和期待对于解决问题真的大有助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在具体的问题上,纠结于言语、态度等细节,而忽略了真实的需求。而看见了需求,还要能够面对自己的需求,不是一味将自己的需求满足推给他人,哪怕是再亲密的人。

婚姻的路,需要两个人携手同行,也需要我们保持相互独立,快乐与否,幸福与否,主动权应该自己掌握。

how:1、重新定位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是亲密伙伴也是朋友。

2、遇到问题,在责备和抱怨队友之前先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找找自己内在的期待和需求,便于自己调节也便于队友有的放矢。

3、如果是队友的问题,可以客观指出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影响,明确提出你的需求和期待,剩下的就是他的事了,不能苛求对方一步到位。

4、如果自己也有责任,告知队友的同时自己也做调整。

降低对对方的期待。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孩子的教育还有队友性格上一些不赞同的部分,都要自己降低预期。时刻提醒自己: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高于现实可行性的,哪些应该双方共担的,哪些是自己都做不到也不能要求队员去独自承担的。不能养成依赖心理,像安迪遇到包奕凡那样的基本上都是小说和电视里的,过日子还是要相互依存、互助互利,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相关文章

  • 看见也是一种修炼+32+W20

    跟着圈妈读《幸福的婚姻》,大家就“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到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伴侣”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原本大家各方角度...

  • 痛苦,也是一种修炼

    有的时候,你是否也会困惑,自己来这世上走一遭,活这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为了梦想而努力,有的人为了亲人而奋进...

  • 打杂也是一种修炼

    你为什么打杂?我是实习生,公司先让我熟悉一下,所以就开始了自己的打杂工作。但是你要知道,打杂也是要技术的,打杂也是...

  • 安静也是一种修炼

    ^0^。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父母希望用自己的勤奋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用自己的努力营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

  • 孤独,也是一种修炼!

    随着年龄的增大 我们会从一些场合坦然的退出,这种退出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种现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也是必须接...

  • 做饭,也是一种修炼

    去年疫情之前,我都不曾想过自己会喜欢上做饭(当然,这是指难得做饭)没结婚前,自己没有做过饭,基本都是老爸做饭。...

  • 吃饭也是一种修炼

    饥饿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每个人都讨厌它,甚至是害怕它。 对于饥饿的反感很容易让我们矫枉过正 饮食过量成了社会的...

  • 贫穷是一种修炼

    贫穷是一种修炼,富足也是一种修炼。 你在这场修炼中是脱胎换骨,还是被当下蒙蔽了双眼,取决于你个人的觉悟。 当你发现...

  • 食鱼也是一种修炼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今天立冬,早...

  • 品苦,也是一种修炼

    我们把儿子送到学校,一路驱车300多公里,赶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小县城,已是晚上8点钟。住进了聚江南宾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也是一种修炼+32+W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hm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