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教育描述得如童话般美好、如繁星般灿烂,做教育的更知道,这光鲜美丽的背后,有常人无法察觉的隐痛,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万玮老师更关注教育残酷与缺憾的那一面。就像万老师说的“人生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完美才变得美好,因为有了失去,我们才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生活很残酷,教育有缺憾,所以我们更需要温情。在这本书里36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些谋术,更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它是为了更美好的目标,尽管它可能让我们痛苦,但那只是暂时的,那是阵痛。
今天我就第27计“挥泪斩”,谈谈自己的经历感受。“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情节,大将军马谡因为违背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诸葛亮挥泪处死。“法加于人也,虽从死而无怨”是后人对诸葛亮极高的评价,而这一斩也是理智战胜情感的典型范例。哈佛大学的《让规则看守世界》,剑桥大学“凡是作弊者。一律开除学籍的校规”,看似不近人情,但比起以人来治理学校,以校纪来治理学校的方法要更加理性,也更加科学。
我上学期就用这一策略确立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班级理念。通过跟学生剖析示例、分析原理、解决纠纷而确定原则。这一计在班级管理中的典型运用,让班里同学明确知晓了我的底线,对日后管理班级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一策略运用之后,我对当事的两个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安抚,怕我们师生之间心生芥蒂,不利于之后的班级管理。
运用“挥泪斩”这一策略时要特别注意,因为“挥泪斩”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也许一两年才会遇到一次,比如:自己最器重的学生违纪后,严格按照班规校纪处理;班长犯严重错误,直接取消各种职务和奖励等等。运用时要坚定“斩”的决心,别犹豫不决,到最后不了了之影响班主任治理班级的效果和自身信用影。还要对被“斩”的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勤沟通善疏导,做好安抚工作,面对面不方便的话,可利用书信、电话、语音等方式及时沟通、做好疏导。
最后要在全班树立“用规则看守班级和校园”的意识,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对事不对人的育人理念。
无论什么计策,都要用爱打底,“斩”出教育的魅力,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我们,每个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希望被别人欣赏。尤其是孤独、失落的时候,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教师的关注与问候、鼓励与支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