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班主任培训的最后一天了,这几天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案例,内容虽然多,但是闪现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给自己这几天的学习做一个复盘。
一讲到复盘,有人会说什么是复盘呢?复盘是自己近段时间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个反思与总结。
复盘是在为自己建立一个学习系统。话不多说,下面我来复一下盘吧!
培训的这六天,所有的学习内容在我的脑海中过了一遍。
回顾培训的第一天
第一天的开班仪式、领导发言印象不深,但是张仲明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之所以深刻不是因为他讲课讲得多好,而是他提到了他的孩子、他的家庭,让我心生羡慕与佩服。
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教育、对妻子的爱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完美的。孩子从小就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在美国的一所很有名的学校读书,还和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孩子同一个班级学习。我想这样的孩子已经超越了我们大多数人。
这背后的逻辑是家长非常优秀,不仅给孩子创造的优渥的物质条件,还给孩子提供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土壤和学习生活,当然这都基于家长的优秀作为后盾。
回顾培训的第二天
培训的第二天,江校长为我们讲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案例,意在强调家庭教育、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面对学生迷恋网络、情绪暴躁、各种负能量、自杀:跳楼等问题学生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她给出了几种方法:
1.保持情绪稳定,把孩子带到安全的地方,沟通了解,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共同寻找做法。
2.征得孩子的理解、通知家长。
3.告诉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
如果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孩子犯错了,老师要这样做:
1.非意外伤害、校园欺凌等不急叫家长到校。
2.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严禁挖苦、冷嘲热讽、翻旧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电话通知家长)
3.站在孩子的角度,做到平等尊重。
4.和孩子说话会利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第一,不带评论的观察,讲述事实。第二,说出对方的感受。第三,说出自己的需要。第四,请求,商议解决。
回顾培训的第三天
培训到第三天时,梧州高级中学的刘北文校长的讲座非常接地气。在讲座中谈到“先生”这本书,里面提到:先生,不唯指教人知识,考试不挂科的人,更是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信念。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
1.递锤子的人、变手指的人、开窗子的人。
2.踏实完成本职工作,潜心提高教学水平。
3.从细节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抛弃不放弃。
4.试图去读懂学生,尽可能共情。
5.勇于“接题”,善于“解题”。
6.用“精准班会课”打动学生。
7.实现“管理”到“引领”的跨越。
在讲到“管理”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时,刘老师用自己的正能量来引领学生让我特别的感动,他每年都会带领着一批学生去到山区进行“爱心接力活动”,他十三年来,爱心接力服务队累计队员1500人,培养学生干部212人,十三年来,一群未成年人肩负起社会责任。他们这十三年来帮扶特困小学生家庭123户,捐建图书馆3个,捐赠善款115万元,带动志愿服务10000人次。
刘老师因为爱,因为坚守,他和学校的师生们一起走、一直走、从未停歇……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这样的榜样怎么不叫人折服呢,这样的老师是真正成为了别人的引路人。
他还重点提到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还要实现教师成长成名,更要助力学校跨越式发展。第一条大多数老师做到了,而第二条第三条却很少人做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回顾培训的第四天
培训到第四天,其实已经开始有点疲倦了,但是南宁三中的李杰老师的讲座让我的倦意消失了。李老师从家校合作的起点、家校互动平台的构建、家校互动平台的完善这三个方面谈了当前家校的一些困惑与解决的方法。
他提到教育的现状:家长对子女教育不专业,社会生态对未成年人有负面影响,学校教育有问题,但相对专业懂行。
为此提出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它可以协调家校双方教育力量,产生合力。可统一家校各自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迈向学习化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可见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回顾培训的第五天
在培训的第五天,其实人挺压抑了,如果讲座讲得都是理论的东西,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还好在进入到最后一天培训的时候,文惠小学的杨老师在给我们培训的时候,她的一些做法让我耳目一新,觉得很有新意。
比如在平时的评比中,采用积分等级制,达到一定的等级有面写一次试卷、或者作业、作文,加分,换座位等。
还有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活动,比如“停机坪”、“家庭会议手册”“自我管理时间手册”“亲子阅读手册”“家庭教育日历”“夸夸墙”“家风手册”等。这些都是回去可以实操的东西,必须用起来。
回顾培训的第六天
培训的第六天主要是讨论分享为主,很多学员分享了这几天的收获以及今后的一些做法。
回顾这些天的学习,要说没有收获是假的,但是自己这几天也有做不好的地方:
1.在培训的过程偶尔也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专注度不够。
从爱得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中可知,聆听只会记住学习内容的20%,而在这几天培训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聆听的状态,因此很多东西记不下来也就成了事实。
2.提问不够积极。
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制定过创造过某标准, 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外部的标准拿来当成自己的标准来活着,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意味着这并不是按照外界的标准来过活,而是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人类历史上所有创造都是始于异想天开的提问。我们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来生活,因此我们习惯于不主动提问。
而我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我内心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内容想说,而由于自己的性格使然,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沉默,很多的机会与问题就插肩而过了。
总之,在培训中收获很多,你看:
结交了几个朋友。
遇见了多年前的朋友。
把优秀学员名额让给有需要评副高的老师们。
理解了班主任这个角色。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高度的责任感。
班级管理能力。
写作力和整合力。
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做一个班主任不容易,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更不容易,我想只要选对了方向,然后深耕下去,早晚能够做成一切想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