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昨天晚上和乐乐解决问题后,我深深的觉察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至深。
事情是这样的,我带着乐乐去我妈家;妹妹带着两个外甥女也去了,弟媳也回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准备晚饭。孩子们看到饭桌上有鸭肉、鱼肉有点馋,想吃。我说,等你们的姥爷散步回来了再开饭。五个孩子有点不愿意,但还是在忍着不吃。大概有20多分钟,父亲回来了,一进家门,乐乐就高声喊:“可以吃肉了。”我说:“等姥爷洗洗手,坐下来,咱再吃。”这时,他立马怒气冲冲的说:“你刚才说,俺姥爷回来就可以吃了,现在俺姥爷回来了,你又说要等一会儿,你说话不算话。”
……
“让孩子们吃吧。”父亲边洗手边说。
孩子们看向我。
“等一下,恁姥爷坐下来,咱再吃。”
乐乐的眼眶已经红了。吃饭的时候,他在生气,他姨,他姥娘都在劝他,他就是不吃。
我也越来越生气。用力的拽着他的胳膊拉到屋里去。噼里啪啦的训斥他一顿。
虽然,最后乐乐平复了情绪,洗洗脸很快的吃饭,开心的玩耍;但是我觉察到我自己内心开始波涛汹涌了起来。
和乐乐沟通完去吃饭,包括吃完饭后去街上散步,以及回到家里之后,我的内心都起伏不定。
我深深的觉察到,我对乐乐的方式和妈妈训小时候我们的方式很像。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发火,通过让对方感到内疚以及道德绑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脸面。虽然自己不断的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但是这股已经浸润在内心深处的思维或信念已经牢牢扎根,当触碰到的时候,还是有很强的反应。
后来,乐乐说:“妈妈,我很难过,是因为你说姥爷回来就可以吃饭了,可是姥爷回来了,你还让我们等,你下次可以说清楚,等姥爷回来坐下来再吃,不就行了。”
“你是希望妈妈说清楚,说具体,是不是。”
乐乐点点头。
原本我以为孩子不知道尊敬老人,原本我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仔细一想,孩子说的也有道理,他们可以等,只不过需要准确的指令而已。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那就是孩子,吃嘴是正常的,本真,像小大人一样才太懂事那才是不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现在的孩子太难带了。”
常常听到身边的家长这样抱怨,是啊,现在的孩子有主见,敢表达,见多识广。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一句什么话就能骗住他一样了。不是现在的孩子不好带,是带现在的孩子需要现代养育方式和能力。孩子是现代的孩子,父母的养育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我说你听(惩罚、控制、吓唬、威胁、包办。),显然是要爆发战争的。
而这些观念就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原生家庭是一个中性词,有好的习惯和家教;也有不良的信念;觉察到,接纳住,改变就行。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我们现在的小家庭,就是影响他一生的原生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