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妈妈在直播间问老师:孩子跟她说,努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所以我懒得努力。妈妈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
作为妈妈,也听到过自己的孩子以及别人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比如:我不想上学了,就算考上大学又怎样?不也是要找工作吗?
我觉的活着挺没意思的。
每天就是上学、写作业,真没意思。
……
孩子的消极情绪让家长很焦虑。又想改变他的思想,但又没有方法。
今天,我就跟大家剖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不可理喻”的想法。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有这种想法的根源。
家长希望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成绩优异。所以给他找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放假了,还给他报各种补习班,不给孩子一点放松的空间。
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路都是家长铺好的,孩子只需要按照家长铺好的路走就行了。
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畏惧家长的权威,没有机会自我思考,只能服从。
当孩子大一点了,孩子个子也长高了,思想也成熟点了,想要独立了。于是,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叛逆、想法不可理喻,觉得孩子不正常了。其实,他们只是表达了他自己心中的想法而已,也许只是当时随口而出的感受而已。可家长就大惊小怪,觉得孩子堕落了。
因为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就给孩子扣上不思进取、叛逆的帽子。
为什么说孩子的这些想法其实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引发的呢?
家长没有考虑孩子学习累不累?因为别的孩子也都是这样过的,别人可以,你为什么不行?
家长又跟风式的给孩子报班,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家长觉得,别人都在上补习班,你不上就跟不上了。
家长总是火焰金睛的盯着孩子考的不好的那门学科,忽略孩子有进步的那门学科。觉得学的好是学生的本职,学的不好是孩子不努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上班的时候,从早上7点30分一直到晚上10点,中间就是吃饭、午休,你要拿多少钱工资才会去干这样的工作?
如果你辛苦的工作,老板只看到你出错的地方,指责你,而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他只字不提。因为你拿工资了,那是你应该做的。
如果你下班了,老婆还要你继续去跑滴滴、跑美团外卖,你愿意吗?
如果你回到家,工作了一天,还为家里人准备了一顿晚餐,结果老公挑剔你菜太咸了,肉太少了,米饭太硬了,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所以,你对孩子有期待,自然就会要求孩子,孩子不愿意,你就用家长的身份掌控孩子,孩子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学习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让他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生活的美好,他能不说消极的话吗?
所以,想要让孩子心情愉悦,请你给他一个愉悦的环境,让他能感受到父母给他的爱,让他能看到学习的希望,让他看到前途一片光明!
笑容就是他开心的信号!
各位家长,今天你的孩子笑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35317/caf76dd0a6cb72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