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心见性之二---由何缘境而生心?

明心见性之二---由何缘境而生心?

作者: TaoMin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3:27 被阅读5次

🍃1   生死之由来?

         谈论这个话题似乎有些抽象,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生死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肉体的消亡之上。而本节我们谈论的基础在与认可灵性不灭,亦如受过科学教育的人知道物质不灭,只不过是变换了存在形式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生必有死,无生即无死。很多宗教和灵秀的人都认识到六道轮回的存在,而释迦文佛则用一句话说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生死的起源在这里是这样解释的:

           一切众生本来都有如来藏性,它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来不去,不属迷悟,体觉凡圣,是一个无相而灵敏的万能体。

              众生不觉,而生一念认明,将原为一体的觉明(觉即明,明即觉)分为觉明相对,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为明所明,明为觉所觉,而成能所双立(与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何其相似)。

          这便是无明(这里明觉即是通常所说🈯️无明),于是无相之真如转变为阿赖耶识(仿佛正常人吃醉了老酒),灵明真空变为顽空,而顽空之中,无明妄动,凝结成四大妄色(地,水,火,风),所谓“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有四大妄色故,本有之智光转为妄见,又以妄色为所见之境。妄见久,则取少分四大为“我”,妄见托四大以为我身(无明里定八识潜入身根)。四大无知,因妄见执受而有知。真心无量,被无明封固,潜入四大为心,所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是为五蕴之众生。

         由此可见,身心世界的妄/缘起, 实在是一念认明(无明)之过咎。众生迷失本性,认物为己,追逐物境,迷恋不舍。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 种子起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由因成果,果又感因,因因果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相关文章

  • 明心见性之二---由何缘境而生心?

    ?1 生死之由来? 谈论这个话题似乎有些抽象,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生死的理解也仅仅停...

  • 随心随性

    落雪三千三千思, 花开一万一万念。 缘来一时一时妙, 境由心生心生缘。

  • 莫惜葬花吟

    妄叹飞花恨, 休怜葬花人, 只缘误入尘缘境, 岂容忍,超俗心。 风刀蚀芳骨,霜剑噬幽魂, 生死皆由前缘定,何劳苦沉...

  • 相由心生原理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其实是是境由心造,语“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 【鉴教共启】——“孟秋”

    起:《浮绪》 心随意动,意由情生, 情随境迁,境由造化, 烦乱不知因何而起, 只因精神需要省思, 当对于外界心存焦...

  • 心由境造,境由心生

    人总该有这样的情怀:以真心去感受生活,以生活去成全人生,以人生去温暖世界。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但五彩缤纷的世界,则...

  • 心由境造,境由心生

    余秋雨说,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 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 境由心生,心由境生

    历史曾有煮酒论英雄,今日我来论生活。思修课上,老师讲了三个农民工的故事。他们三个人以不同的态度面对着工作,生...

  • 心由境生,境由心生

    30'13",5公里。 跑完心情无比舒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5公里,以往都是按着跑步机的自带模式时走时跑;因为读...

  • 心由境造、境由心生

    在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你去哪里游玩了呢? 也许你徜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饱览自然风光;亦或来到城市中某座建筑或某条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心见性之二---由何缘境而生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v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