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让同事做好一场线上分享,经过了一个晚上的讨论,就决定在第二天决定分享的大纲,我又翻起了手边的《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这本书。
决定翻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跟同事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并没有把「分享」这件事情有过特别条理性的梳理,因此也给不出特别有建议性的方案。于是,我一下子就懵了,自己做分享这么久,这些年来的场次积累也快要达到100场了,竟然对「分享」这件事情没有做过特别详细的梳理。
包括在翻这本书的时候,明明记得自己在多年前,估计也有4-5年前翻过不止3次,到今天翻起来自己居然几乎都忘记了。
- 为什么在过去翻过3-4的书都不记得,甚至自己还应用过多次?
-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次数的分享既然给不出对方有建议性的评价?自己也没有太过于想清楚其中明确的框架与逻辑?
我想,我已经意识到这么多年所谓的积累,很有可能只不过是重复性劳动而已。
2
说实在,提到关于自己弱点的问题实在不太想说,特别是前几天朋友H跟说,他在洗澡的时候想到我的不足,然后特意在微信给我留言了。
不过正所谓不破不立,不剖析自己发现问题,那么又如何解决问题。
3
在开始时候做演讲分享特别紧张,因此在每一次演讲之前都会特意看一本关于如何演讲的书籍,并且在正式演讲之前反复在房间里面练习的4-5遍以上,上台才稍微有点信心。
不过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加,对于本来已经熟练分享过多次的演讲就会慢慢地松懈下来,松懈多了,偶尔有些时候对于一些新主题的演讲也会如此。
在这里想起了李笑来曾经说过,大概意思是说免费的分享特别容易把人掉进坑了,因为免费的分享往往得不到真实的反馈,由于你是免费的,即使不好别人也得说好。反而在这个期间的自我优越感特别容易把人掉入一个虚荣心的坑里。
结果后来我就直接在线上做了一个收费课程,发布没多久就马上收到差评,当时心情特别不好。
那么过去这些阅读和练习真的没有用吗?
当然不是,过去对于演讲分享的学习和吸收都是碎片化的,也有一些好习惯已经贯彻在每次分享的其中,不过目前还没有特别形成一个体系,以及能够保持每一次的进步。
4
给不出特别建设性的评价大概也是源于这点,碎片化的学习,即使是看书也好,没有经过自己的体系化梳理,就很难在一件事情上面持续保持进步。
这个跟我后期做活动的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个特别强烈的反差。为了做活动可以高效率进行,我在这件事情上面采用了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保证每做一次就一定能够比上一次进步。这可能跟之前做活动频率较多和事务繁多有关,以至于自己不得不去用这样的方式来「偷懒」。
5
特别在近期小C身上我看得特别感触,他这一次只不过是他第二次的分享,不够他为此整整为了1个小时的分享准备了15个小时以上。从选题开始,分享内容反复打磨,还特意写出演讲稿反反复复修改多次,事前找人模拟演练给意见,提前试验平台预测会出现的问题,而且还会特别看几个在分享平台的嘉宾分享,收集了很多细节的信息。最终的分享效果就是,即使在线上我听他的分享也是笑呵呵的,后来他很自豪地跟我说这是设计的。甚至原定1个小时结束的分享,由于观众太过于热情以至于足足延时多1个小时40分才能够结束。
后来反思,其实也没有其他,只是「用心」而已,不过这个「用心」诚可贵。
在延伸到我近期写作的层面,上年末每天持续写作平均1000字以上,到了今天(2016年7月27日)已经累计37万字,也开始遇到难以进步的瓶颈,于是就开始苦思提高之术。后来想想,还是不够用心,在写作上总是追求新鲜感,以至于不断地创作,但是鲜有修改。
可知道,曾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的最后一章就反复修改了47次以上;就连安妮宝贝前天发微博提到要把她那15万字删去重写,好作品并不是一次创作就能出来,而几乎都是反复修改过来。
少了新鲜感的刺激,多一份修改的耐心。
6
拿什么叫「用心」?
记得大学上街舞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跟我们提道,不要重复去做动作,而是用心去做。
重复做动作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单纯地重复劳动而已,对于跳舞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而用心则是应该慢慢地感受自己的每一块肌肉的伸展,时刻观察自己的状态与姿势,调节到最优的位置为止。
用心并不简单,因为这意味重复,要有足够的耐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刻意练习,譬如篮球运动员训练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在篮球场练习投篮,而是可能先针对一块一块的肌肉做提升,再针对某些动作反复练习直至练好为止。
而在演讲这件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
- 主题阅读,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知识体系;
- 列清单,列出实际可行可操作的流程清单;
- 反复优化,在实际分享和后续阅读中反复优化知识体系和清单,以便于下一次的再次调用。
这样就可以保持每一次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步,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这或许就是用心,用心并不容易,这意味着你每次都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跟人性不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