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项决策,最好的状态,其实不是胜券在握,而是无论输赢,你都可能有所收获。
https://mp.weixin.qq.com/s/1BAHs2OELchK0on7842e3A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最经典的理论就是把人脑分成了快慢两个系统,负责感性思考的系统1做决策很快,不费脑子,但容易出现偏好性的失误。负责理性思考的系统2决策慢,能集中注意力有意识的思考,但却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才能启动。
比如说我们每天开车回家,手和脚不用思考就能够达成完美的配合,经常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到家了。这就是系统1感性思考在发挥作用。但这时候突然遇到堵车或者岔路,可能就要停下来搜索相关信息,这就是系统2的理性思考。
为什么感性决策无法被复盘和迭代呢?因为系统1在作出快速决策的同时需要放弃很多消耗精力的思考,而这些惯性思维当中有很多的“缺陷”需要理性思考来弥补。当你进入到星巴克看到特大杯,大杯,中杯,三种容量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你会“下意识”的选择大杯或者中杯,在这个看似“理性”的决策里隐藏的是感性的决策。你可能会“理性”的想特大杯价格最贵,但容量并没有多很多,大杯看起来价格适中,容量也不少,大杯喝不完,就来杯小的吧。久而久之,只要一到星巴克,你就会“感性”的来一杯大杯咖啡。
这其实就是“参照依赖效应”,当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寻找一个参照点来评判得失,多了就感觉收益,少了就感觉损失。所以,特大杯的咖啡只是商家为你提供的参照点,压根不想卖,如果换成只有大杯和中杯两种,大多数人还是会“理性”的选择中杯。因为花最多钱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损失。
所以,越是习惯于某些事情,越要提醒自己不能掉进无法复盘提升的“感性决策”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