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系统学
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三:焦虑与迷茫源自于错误的规划方向

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三:焦虑与迷茫源自于错误的规划方向

作者: 7e387c770a81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0:49 被阅读22次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人生系统学,持续分享让你过好一生的方法论

前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人参与工作的基本方式,和一个职业的价值是如何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环境的发展而改变的,给大家带来了职业选择基本方向以及对职业价值变化趋势的思考。

本文作为职业规划三部曲的最后一篇,希望结合前两篇文章的分析,和人生系统学课题组对职业发展的理解,带给大家完整的职业规划思考框架。

本文3652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大部分人在做职业规划时,往往是将个人现阶段已经形成的性格、擅长、兴趣等因素作为参考标准。常见的职业规划思路有以下几种:

1. 适合导向

根据九型人格测试和其他类型的心理测试,或根据个人能力圈,总结出“适合”自己性格和技能所长的职业方向。

性格可以变,技能可以学,两者不过是生活环境的积累。当外部生活和人文环境随着工作而改变时,技能和性格都有可能出现相当大的变化。如果仅仅将二十出头时的人格作为职业选择依据,其实是在自我设限,砍掉了自己百分之80的职业可能。

2. 回报导向

根据职业回报的高低或者稳定程度作为选择依据,选择“最赚钱”“最有潜力”或者“最稳定”的职业。

现实主义本没有错,但是容易让职场人陷入两大误区。

一是陷入“猎人心理”误区。

互联网和金融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短期内赚取巨大资金回报的事和职业。对于一味追求高回报的人来说,当他们尝到甜头后,容易产生投机取巧大于硬实力的错觉,而后长期以往像猎人一样在各个“项目”和“机会”中试手气,而忽略了个人硬实力的发展。

这种人非但不具备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能力,而且投机稍有闪失就容易迷茫焦虑。35岁后焦虑事业瓶颈的人往往在年轻时都是猎人心理。

二是陷入“铁饭碗”误区。

追求稳定的职场人长期处在按部就班的舒适区中,这类人职场能力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不仅能力平庸,而且没有自我迭代的意识和习惯。

在面临重大经济形势变故或科学技术突破的情况下这类职场人是首先被淘汰的对象。可能因为自身价值低在经济危机下被裁员,或者因工作标准化程度高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3.兴趣导向

将个人兴趣和喜好作为职业选择依据,选择个人最感兴趣、干起来“最有热情”的职业。或是从个人兴趣和职业回报中找到平衡点,排除不感兴趣的,在感兴趣的职业中筛选出回报高的。

将自己兴趣和爱好进行商业变现,既获得了物质回报,又收获了精神价值,这样做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将“做自己爱做的事”奉为座右铭的人,本质上是想在舒适区中完成财富积累。

很多根据兴趣择业的职场人潜台词其实是想要一份“既能轻松愉快,又能赚大钱”的工作。将伪兴趣作为借口,实际上是恐惧走出舒适区。

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感兴趣的职业到底是什么样,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纯凭影视作品和自身想象就做判断,属于伪兴趣。

比如说投资总监这个职位,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日常工作是什么样,就说自己以后要往投资总监方向发展。可当正式进入金融行业后,才发现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自己感兴趣的其实是钱和影视作品中华尔街精英的意淫感,并不是工作本身。

所以这类兴趣导向的人群同样是焦虑症和迷茫病的高发人群。

PS:是否应该按照兴趣择业这个话题很多职场新人特别关心,我们将在后期专门用一篇文章阐述,这里就不再占用大量篇幅。Bottom line is: 兴趣绝不是职业规划的重点,因为兴趣本身不属于实力,不具备价值,只有将兴趣不断的刻意联系变成职业技能,才有可能变现。可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兴趣就失去了让人愉悦开心的性质,反倒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任务。

一个人的兴趣、性格、和技能所长,都可以通过改造这个人的人文系统来改变,它们并不是至死不变的。(具体怎样改变将在后续文章中逐步呈现)

人文系统,指的是一个人从生活环境中接收到的所有人文信息。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的背景和生活环境,包括文化、教育、经验、思想等。人文系统可以被看作输入大脑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会定性一个人的认知和思考,包括三观、性格、兴趣等。”

——摘自《人生系统学》

职业规划不应该局限于根据现有的人格去找世界上适合自己的职业,让世界来适应自己。而是应该通过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更适合这个世界的人。

所以,正确的职业规划思考方向,是先找出最有价值的职业,再思考自己要怎么改变才能驾驭这个职业。

我们在《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二:生产力与职业价值》中说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参与提升生产科技的职业(高新技术、金融技术、信息技术)最有价值。

这是一个大方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去搞技术,还应该结合个人目标,因为人群与职业的最优分配会影响职业价值的发挥。

很多时候,从事不符合自己目标的职业会损失工作效率和上进心,同样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价值更大。

读过三部曲之二的朋友们知道,职业价值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所作出的趋势判断,对这个趋势牢记在心的同时,还需要对自身的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以“价值+能力”为导向做职业规划。

将职业价值与个人目标综合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方向,并分析达到此目标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然后针对性的寻找可以提升这些能力的工作

明确目标方向 → 总结所需技能 → 依次提升技能

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

传统的职业规划将个人性格、兴趣、能力作为思考方向,而我们告诉你,这些都可以改变,不要自我设限,应该从职业价值的方向思考,在未来潜在高价值的行业和自己的目标间找到平衡。

比如说经过深思熟虑后,你的目标方向是做一个互联网公司的CEO。

那么第二步就是分析这类公司的CEO需要懂什么,需要会什么。

经过分析后,你得出这类CEO需要对互联网商业有深刻理解,懂用户心理、数据分析、电商运营、产品逻辑等等。同时需要具备公司内控的管理能力,懂股权设计、公司管理、薪资和期权设计、人力资源等等。

所以第三步,就是针对性得寻找可以提升“互联网商业理解”和“管理内控能力”的工作。

互联网运营方面的职业可以提高对互联网商业的理解,那么求职的方向就应该是互联网运营,并在这个职位上努力取得提升。

当这个职业和公司不能让你继续在这方面有所提升的时候,就跳槽去另一家,继续打磨这方面的能力。

自己在互联网运营方面取得一定建树后,就可以将自我提升的方向转到管理内控。在遇到提拔、转岗,或再次跳槽的机会时,有意识的选择管理内控方向上的职位。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自己的目标方向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怎么办?

目标发生改变是常有的事,职业规划并不是一劳永逸,也是需要伴随职业生涯不断迭代的,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再次制定规划方向就好。

职场上偶尔有绕路是普遍现象,必定有所取舍,大可不必在心理上产生过大压力。

但需要接受的事实是,频繁更换目标本质上是因为对职场的认知和对自己的愿景不够清晰,所以有所损失也是必然的。

和大学换专业一个道理,学了两年生物后突然想学计算机,必然面临必修学分不够,更晚毕业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要以能力提升为导向,而不以薪酬高低或稳定程度作为导向呢?

马云曾经说过,赚钱只是做阿里巴巴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当一个企业能真正解决人群痛点,创造社会价值时,财富回报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当自己变得有价值时,必定会得到公司和行业的认可和追捧,个人回报的提升是必然的结果

人生系统学的理论认为,人的事业发展遵循一个普世的规律,有几个基本的阶段:

在接触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职场人往往只会训练一到两种能力。初入互联网运营的新人,刚开始可能只做社群拉新,将一套SOP反复的重复;

随着能力的提升,就会接手更多的工作,遇到更多问题,此时就需要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拉新熟练后,开始接触留存、促活、转化等,将多方面能力融会贯通;

各项能力融会贯通后,就慢慢会举一反三,发展出自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拉新、促活、留存的SOP都能熟练操作后,就会慢慢学会分析数据,逐渐可以自主地对运营动作进行优化;

再后来就有了自己的团队,作为领导就需要将自己的能力教给下属,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最后一步,就是部分人的创业阶段,从参与经营承担公司责任,到自主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这五个阶段中,能力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能力的提升带来阶段突破,进而产生薪酬提升

所以,工作的本质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职业规划的本质就是规划能力提升的方向。不管职场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工作,对工作是怎样的认知,处在哪个事业阶段,都应该以能力提升为导向

日后职业生涯中,不管是考虑辞职,还是换城市工作,还是下海创业,只要将能力提升作为衡量尺,方向就会变得清晰,所有的迷茫和焦虑都会迎刃而解。

除了对趋势的分析和能力提升方向的规划,在职业规划中最后一步还需要考虑个人的私生活因素。

人生是一个多方面相互关联影响的整体系统,事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意孤行,全然忽略家人的意见,必定引发家庭矛盾,家庭矛盾也会反过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所以事业的规划还应该得到自己背后人生系统的支持。

职业规划只是迈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后,更重要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能力快速高效的提升,推动事业的持续向上。

那么如何通过刻意练习高效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培养工作兴趣?如何平衡家庭、爱情,和事业等多方面因素?这就是我们人生系统学的课程内容,我们将在公众号逐步呈现。欢迎关注人生系统学,持续分享让你过好一生的独到方法论。

往期精彩回顾:

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二:生产力与职业价值(深度长文)

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一:价值的产生(内容高能)

青铜的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样走向王者!

人生系统学是一门将人生中的自我、事业、情感(情感又包含亲情、友情、爱情)三部分定义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来专门研究如何过好我们这一生的全新应用学科。

自我系统、事业系统和情感系统是人生的三大核心系统。如果您有以下的困境,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自我提升群、事业系统群、情感系统群),群内可以免费咨询相关问题!入群可直接在公众号申请。

(以下困境举例仅为部分,有其他相关困境都可以关注并咨询我们哦~)

一:自我系统困境

1、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

2、总感觉生活压力大,每天都很心累;

3、对未来的生活很迷茫;

4、容易出现失落感和负能量;

5、感觉到自己思考深度不足;

6、做出的判断偏离目标;

7、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

8、想要进步,经常立Flag,却无法落实;

9、经常情绪化,情绪管理能力弱;

10、感觉人生一团乱麻,却不知道从哪开始改变;

……

二:事业系统困境

1、不知如何突破事业瓶颈:

2、不知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3、对事业的发展感到迷茫;

4、总是在工作中缺乏安全感;

5、不知道如何择业;

6、创业失败,心灰意冷;

7、不知道如何得到升职加薪;

8、不知如何带动和鼓励同事;

9、对工作总是提不起兴趣。

……

三:情感系统困境

1、明显感觉到生活失调,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2、恋爱中总是刚开始很甜蜜,但不久就会出现问题;

3、不知道想要找什么样的另一半;

4、缺乏自己的恋爱观;

5、不知道怎么拒绝;

6、和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内心愧疚,却无能为力;

7、家庭问题不断,缺乏解决能力;

8、微信好友很多,却总感觉孤独没朋友;

9、不知道怎么吸引心仪的异性:

……

想要加入我们社群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或添加客服微信【15208462664】

相关文章

  • 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三:焦虑与迷茫源自于错误的规划方向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人生系统学,持续分享让你过好一生的方法论 前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人参与工作的基本方式,和一个职业的...

  • 职业

    我感觉自己在三十岁前,就没有很明晰的职业规划,和方向感,些许的进步,都源自于自己内心的责任感,为了责任去努力...

  • 2017-11-27

    目标用户:毕业两年职业规划迷茫的职场小白 理由1:暖石职业规划课程详细分析了职场小白职业规划迷茫的原因,通过CEO...

  • 李翊洺赫 20160818 《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学业进修不等于职业规划,事业选择不等于职业规划,行业分析不等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必须清晰,方向正确才能一路高歌;职...

  • 10月22日4D分享

    A:今天老板找我聊我与部门的未来的职业规划。 M:迷茫,尝试了几个业务方向都没有什么成效。 B: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

  • 焦虑源自迷茫

    昨天失眠整晚,忽然想起每天的必做事项•简书,未做。于是半夜起来想要写着什么,却写不出。 在学生时期,我也会每隔一段...

  • web前端职业方向及职业规划(江月9527)

    首先,只有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方向 不用想,那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职业规划,最后大家都搬出度...

  • 【0220读书清单】求职:这些道理你应该知道

    001职业规划 一成不变的职业规划是瞎说,确定大方向而不断微调的职业规划是“智说”。 002 要改变性格吗 江山易...

  • 苏州猎头公司解析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个人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与生活规划是否必要?回答因人而异。但规划至少会给人带来以下好处。 1、减少许多焦虑与情绪...

  • 15年只为职业规划咨询师

    做个货真价实的人,是我的做人原则。 在成为职业规划咨询师的道路上,我坚持了15年。迷茫、困惑、失落、厌倦、焦虑,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业规划三部曲之三:焦虑与迷茫源自于错误的规划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f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