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下心情,找到症结所在。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就没有那么多担心了。
没事别瞎想。
主要是事情并不会因为我们焦虑担心了就能变好,该有的问题还有,困难一个也不会变少。
反而焦虑了,对我们自己影响特别大。不能聚焦工作、分不清主次,特别容易陷入消极情绪。
知道问题总比不知道好,知道了再困难我们也有解决的可能和希望。
因为,我本身也不是很优秀,我也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只能引导她这样。
考多少分都不会说她 帮她分析哪里出问题。
自己能努力的就自己努力,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向别人求助。
尽善尽美那太难了...
先做了再说,慢慢做就做好了。
做不好再请教别人,再想其他办法。
成长就是打怪升级。
我们已经用心了,尽力了,就好了。不可能最好,能不断地更好就不错。
我所有的情绪都和他人无关,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特别赞同这句话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我很好,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我不够好 。
但说到底这与我的焦虑又有什么关系。
焦虑也罢,小的进步也没有也罢,日子不会有一秒停止,时间不会快也不会慢的流逝。
不如 ,一步步走下去。
把焦点专注到现在在做的事上,按照计划一点一点做,认真投入,就不会东想西想了。
不能和别人比,不要老看别人,越看越焦虑的。
做最好的自己,能做到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就很知足了。
有句话说:你不幸福 我怎么敢幸福。说的是母亲对子女的影响.
去年十一月,我有个学生自杀了。她的母亲自杀未遂救治两个月后死去,母亲葬礼期间,她几次想不开,最终一个月左右,她回校拍完本科毕业照独自在异乡实习单位的楼顶自杀 。
是看着成长起来,马上就要本科毕业的学生自杀了,去找不久前去世的妈妈。 那个活泼漂亮的孩子,那个家庭贫寒却满脸笑容的孩子 那个坚持打工最后一个月才去专升本辅导的孩子,那个去了本科还不放弃,满怀斗志考研的孩子。
我觉得现在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好像都被压的喘不过来气。
所以我才开始想起并真正理解那句话:你不幸福,我怎么敢幸福。
痛心之余,我也在反省很多,从走了的孩子身上,从其他孩子身上,从自己孩子身上......
青春期之前,父母更多要做的是解决孩子的归属感问题,即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这是别人说的,有道理。但是父母自己想清楚没有呢,关于孩子,关于自己。
我想讨论的是反思,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又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一个教育者同时也是一个女儿、一个母亲 ,我的认知和沛沛妈一样也在不断变化。
就目前阶段,我认为,原生家庭的影响,终其一生是一个人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敌对否定强硬的去改变,不管是外界还是自发,都未必有好的结果,也许,只有先正视,尝试理解,达成和解,才能真正最终升华改变。
以终为始,才能有目标,才能有章法,才能不焦虑。
孩子从小的差异,就是家庭的差异。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孩子的身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期望。或许是因为我们总认为,健康和快乐是本来就有的。已经有的东西,大家往往不珍惜。总是想去得到那些没有的,很好的。
但是,殊不知,很多我们认为已经拥有的,也是需要我们呵护和珍视的。
你不重视它们,终有一天,它们或许会离我们而去。
所以,现实中,当大家觉得更高的需求无法得到无法满足的时候,大家会把自己的期望一降再降。
当我们最为基本的健康快乐要没有的时候,人们往往才会醒悟,原来这些才是我们最最基本的需求。
我觉得追求的次序应该调整一下。
先最基本的,然后再逐层提高。
这个自杀的孩子,如果不出来上学,如果不在我家勤工俭学有了巨大的思想改变,如果不升本接触到更大的世界 是不是就不至于强大到自杀。上面链接里说了,勇敢的孩子才敢自杀。
本来她不断改变自我,不断成功和强大 ,几乎就要踏入全新的生活。从经济到社会地位到精神。(母亲9月喝药时她已经大四开始实习了。)
可是突然,母亲的死让她觉得一切的努力和成功没有了意义,把所有的强大打回原形。或许她也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我到底是谁?我所做的有意义吗?我的生命有意义吗?
西方人有一点还是有一定道理 :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都应该首先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即便父母儿女也不应改变。
但这在中国,起码在孔子故里和周边,行不通 从内从外从小从大都行不通。
我们要寻求自己的解决方式。
我在上心理学的课时,老师曾经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
当年北京野生动物园事件,也算轰动全国,各种点评文章口诛笔伐。
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听到了和各种网络文章不一样的声音。
老师说,不要过度解读别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更不可能感同身受。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只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在某些特殊事件的触动下发生的一件小概率事件。
人的情绪是很复杂的,一时冲动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很有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所言所行。
我们都是从众的,无法避免地会被周围的事情和观点所裹挟,被悲观消极的情绪所渲染而不自知。
我们多想想开心的事情,在生活中多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吧。
多出去走走,多爬爬山,调剂调剂心情,让自己变得更积极快乐一些。
案例一:
和大家各种心理学专业教程不同的是,我自己是需要被治疗的患者角度。
来自复杂的原生家庭,父母都是再婚,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父母多年争吵冷战,根本无暇顾及亲子关系。小时候一直觉得我是随时会被分割的财产之一。大学时代经历了母亲的受伤卧床不起,反思自己的家庭,给父母写了很多信,终于缓和了他们的关系,毕业回家赶上父亲患癌,全心投入的照顾他,陪伴他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之后又经历了失败的感情。我一直在想办法治愈自己,一直都在努力。
后来,每次看到这种不好的新闻,我也在想。最痛苦艰难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彻底放弃?
我没有学过心理学的理论,至多看看书。
但是我自己从小到大,在没有人关注开解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书里寻找答案。
看书,也是在看别人的人生,看别人的喜怒哀乐,看别人如何对命运抗争,看别人如何看清自己看清众生。
我的书架上始终放着几个不同版本的《飘》,时常翻翻,熟悉得很。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塔拉那样的精神家园,值得拼命去守护。
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就看书,已经无关文学意义,纯属人生体验和启发。
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的同时,也在努力回馈别人对我的依赖和需要,因为他们需要我,我肩上有责任,所以从来没有理由放弃。
我也是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老师,看过一批又一批学生来来往往。孩子们被家人呵护照顾,被社会关注,寄予厚望。但是心智的成熟反而滞后,尤其是责任教育,确实缺失。似乎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成绩好就行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却不知道自己也被需要,不理解家人朋友也需要他们。
所以我特别在意这一点,喜悦从小做家务,五岁以后家里的碗基本都是她洗。
我很累的时候,很难过的时候,也会去找她寻求安慰,我会跟她说,妈妈好累好烦,你能抱抱我,拍拍我吗?
然后她就搂着我,轻轻拍我,安慰我,妈妈没事的,还有我呢。
特别像个小大人儿。
被别人需要,是艰难岁月里支撑我走过来的重要的信念。我希望也是喜悦的信念。我要让她知道,我们也很需要她。
一家人,就是要彼此需要。
被需要,是责任也是力量。
我的青少年时代,之前浓缩式经历了很多艰难痛苦。在医院送别过父亲,也在医院迎来了女儿,见过生命的残酷,也见过新生的喜悦,为钱发过愁求过人,也见过金钱权势的苍白无力。人到中年,不敢说活的通透,但心中权衡也是有些感悟和分寸的。
生活给我苦难,也让我成长。
阅读在现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是知识需求,多年以后,书籍的陪伴更多的是精神需求。
我经历过的苦难希望你不会遇到,我期望的快乐希望你能一直拥有。
凡事眼光放长远一些,就不会为眼前的一些小细节纠结焦虑。凡事放低自己的姿态,在孩子面前也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孩子大点只会更懂事,亲子关系才会更亲密。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什么都父母说,可是父母呢?总觉得小屁孩儿们啥都不懂。
关于教育孩子的困难,大可以直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面对。比如是在家学习还是出去报班,完全可以讨论。
一起做的决定,孩子一般都能坚持的很好。
我们是一家人,彼此需要。我们是好搭档,合作共赢。
从更长远来看,阅读,好书的阅读,音乐的熏陶,运动的培养,绝对会收获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要有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愈能力,希望我们的宝贝也是这样坚强勇敢的。
推荐一本《绿山墙的安妮》,写实风格,略文艺,但很有趣很感动,加拿大国宝级儿童文学作品。
我们都需要坦诚一点,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总有人说大一些的孩子叛逆,不好办。
当你无法在家人这里寻求到理解和共鸣的时候,自然会叛逆,会沉默。
我曾经陪着我的学生溜操场,一圈又一圈,什么也不说。走到第四圈才开口说话。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端着,自然又坦诚,也诉说自己的艰难,就像小时候交好朋友要交换彼此的小秘密一样,很有效。
坦诚是彼此沟通的最好的方式。
虽然现在女儿会写的字还不够多,但是我俩已经约定好。等她大点了,我们俩就彼此写秘密小纸条。
坦诚跟大家分享,也是因为我自己觉得完全放下了,内心轻松了。
最难得的就是和自己和解,多少人就是看不开,放不下。
最后折磨的都是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
是啊,自己跟自己较劲是最难解的局。
我最近又有新体会。
我们总说培养孩子的习惯,但其实我们每天怎么陪伴他们,督促他们,也是我们习惯的养成。
从新手到爸爸妈妈,除了学着怎么做,还要学会坚持做。
今天听到一个新说法:孩子逆反,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而家长没有成长。
好的教育,需家庭、学校和孩子三方面共同努力。孩子是纯洁的、学校是专业的,家庭教育则良莠不齐。那时候,淳朴的农民除了教育孩子老实做人外,剩下的则完全交给了毫无怀疑的学校;当下信息爆炸,使我们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失去安静和理智、被动地接受有用无用、或真或假的东西,于是焦虑、抱怨和愤怒轮番上演。在狂风乱卷、阴霾密布中,纯洁的孩子只好简单地摁下了开关键,拒绝甚或逆反。真希望生活的节奏能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们的心静一静,奢侈地思考一会,智慧地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