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姐妹陪你的线下心理课堂,经常听到姐妹们这样在抱怨:
为什么我要改变,为什么我老公不改变!
为什么我要改变,孩子怎么就是不能听我的话!
为什么我要改变,明明就是老板不讲理!
。。。。。。
当我们其它人有矛盾的时候,常常会认为,导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有对、有错,那么错的如果不是自己,那一定是对方,当我们把矛头指向对方的时候往往是最舒服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不需要改变,对方需要改变,如果他的立场改到跟我一样,那我们就没有矛盾了。当我们指出对方需要改变的点总是能够如数家珍,证明对方如何的不好,导致了矛盾和分歧,自己没有问题,或者自己的问题不是主要问题。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然而我们发现,我们抱怨对方如何的不好,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往往都是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当我们觉得爱人不关心自己,发现爱人越来越不关心自己
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发现孩子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听话
当我们觉得老板人不好的时候,发现工作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不如人意
。。。。。。
我们并没有因为把原因归给了对方,矛头指向了对方,而让问题解决。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越接纳越改变,越抗拒越持续”当我们矛头指上对方,证明对方是错的时候,对方就会进入到防御状态,而防御状态常见的反应就是:
沉默
反击
隔离
无论哪一种都是不是接受建议的方式,都不会进入到改变的状态。
改变别人主动权在别人身上,别人是否愿意被改变,是否有能力改变都是未知数。而改变自己的主动权在身上手里面,我来决定如何看等待事情,我来决定如何解决这种事情。
琦就是这样的,她从前跟老公长期冷战,她觉得老公非常的自私,不关心她,她形容老公像是一个“顽石”,顽固不化,冷若冰霜。后来在线下心理课堂上面一系列的学习,她发现了自己有大量成长的空间,很多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因为自己有不能接纳自己的部分、有被人和事来勾到的内在空洞,就决定好好的疗愈自己,成长自己,改变自己,没想到随着她的成长老公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晚上加个班都会说她半天的,现在周未她上一天的课,老公在家带孩子做好饭等她回家,以前在家什么也不做,现在不仅陪孩子玩还会做家务洗衣服,刚刚过去的三八节老公还送了她一束花,这在过去的琦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我们收回对外的矛头,对自己的一切负全责,把一切矛盾都当作成长自己的契机,改变就一点点的发生了。
主动改变的人其实更有主动权
说到改变自己,大家总是有种委屈的感觉,觉得改变自己,等于服从对方,等于示弱,其实不然。
如果通过改变自己而让对方改变,改善了关系,属于占领了关系的主动权。
菲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她跟老公结婚的时候,老公没车没房没钱,在一所大学里面做后勤工作,但菲不在乎,觉得人好其它不重要,物质方面可以两个人一起努力。刚结婚的几年她们的感情还是不错的,生了大宝以后,菲发现老公对孩子和对家里关心都不太够,常常借着加班的名义在办公室打游戏,而菲下了班在家又是做饭又是带孩子很辛苦,也很痛苦,他跟老公吵啊、闹啊,都不见效,情况只是越来越糟糕。后来菲意识到关系需要改变,开始成长自己,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她发现了,其实因为自己因为童年的不幸福,而非常想做一个好妈妈,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差池,对孩子的注意力过于关注而忽略了老公,老公原来想参与孩子的养育,但因为菲的要求过高,无法达到菲的要求,而经常受到菲的批评,所以就很有挫败感,越来越不想参与她和孩子的事,也就越来越不想回家了。菲找到了问题的跟源,进行了一系列的成长,换回了老公的心,挽救了家庭。
后来老公对她越来越好,越来越依赖她,也越来越幸福。
在菲的婚姻中她有着主动权,她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离开,还是幸福,因为她的改变和成长,而有了主动权、决定权。
人生会面对很多抉择,在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至少有三条路,放弃离开、中间纠结、积极改变,而内心成长是最有效的方面,任何时候我们成长自己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成长是自己的事,改变他人只是顺道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