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领悟出生入死
妈妈的离去,是我第一次失去自己的亲人,那感觉是切身的痛,心真的疼呀。
以前参加过太多次别人的追悼会,但那都是不关己,除惋惜之外,我内心里不疼不痛。
我开始思考关于“死亡”,也说与身边的父亲,希望其不惧怕死亡,或减少对死这个字的恐惧。
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用演员高亚麟老师的话来解释:“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我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死亡是什么?人死后会去哪里?有前世、今生与来世吗?
回国走入正常生活后,2018年接父亲回吉颐养天年。在发现老爸有对死亡的恐惧精神状况后,我也趁此机会,就与父亲探讨起死亡这个话题。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将或早或晚要面对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死了却还活着。面对死亡,有的人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有的人蔑视死亡,有的人笑对死亡,有的人向往死后转世的来生。
人们多以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并受着各种宗教或文学所描写和渲染的影响,自己冥想出死后的未知去向与情景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无比的恐惧。据医学统计表明,很多人是被吓死的,而不是因其病重而亡。这让我们不得不去考虑如何面对病情和死亡,来让自己活得更好,即使在病中也能正确面对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埃及人、伊斯兰穆斯林及佛信徒的生死观,以便我们从中得到些许感悟吧。
古埃及人不惧怕死亡。古埃及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死亡不会让人毁灭,他将活在另一个世界中而得永生。他们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所以,他们一生的重要任务是为自己建造坟墓,为自己的“死生”做着准备。
我在坦桑尼亚和马来西亚都长期工作过,对伊斯兰穆斯林有所了解。伊斯兰教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转换过程,是从暂时的今世生活过度到永恒的后世生活。这是伊斯兰一个很重要的基本信仰,并相信在世界末日,每个人都将复活。人,必须经过死亡这一关口,与其说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不如说是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小乘佛教期待转世享福。人要在现世多做好事,死后进入六道轮回,下一世就将转世享福。老王在缅甸期间,对小乘佛教的了解,开启了他对佛教的真正认识,对生死有重新认知。缅甸佛学似不要求守那么多戒律,似无罚条或无人因有所谓的罚条才来修行。似没有要靠修行来消前世今生所造的“业障 (evil creature)”之说。似无人在任何情况下提及有地狱或做什么会下地狱,下几层地狱或在地狱里如何被罚、被煎熬等。似只需向佛、向善而不讲因果报应(Karma)且不以求果报为重才去修习佛法。似做好事助人、捐款等不自视为是某种高贵的“布施(alms giving)”行为,但相信如此可以积累来世的福报,并且宣传和讲解佛法则是最佳的积大德福报之法……修行之法似自然而然,更开启并随人性。假如自认为有错时,则打坐(sit in meditation/lotus position)忏悔,此法可以减轻些罪过。每天要有早晚课,早课不是求什么,而是诵几篇同一版本的经文,遇“想”或遇事时,祈祷文是:“请佛祖指引我通向……的道路吧!”佛祖会在冥冥中指引你,更会保护你避开危险。也许早课经文中让人们记住些什么,提示及警醒些什么,用一天的时间来劳作并感悟;晚课可能会忏悔当天的过失,肯定成绩并感恩佛祖,才能够安然入睡。
缅甸小乘佛法体系划为三界,共31层,如金字塔排列,达到上一层境界的人数渐少,而顶尖为佛祖,其他都是佛祖的学生(小学生),这也是小乘佛教缅甸只供佛祖的道理所在吧。而在此多层次中,基本划为三界:畜生道、人道、神道。底层次为畜生道,如动物般自生自灭,或任人宰割,可怜的法界;中层次为人道,人类主宰“今生”却为生老病死而彷徨、迷茫,辛苦的法界;上层次为神道,脱离苦海,了却生死,自在逍遥,走向极乐,精神的法界。此三界,不上即下,今生为人已经是幸运的了,所以人该往高层修行,一世不行,再修行。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对死亡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就是不惧怕,甚或会向往。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我们只有一个与生俱来的错误,那就是认为我们来到这一世界,目的就是要过得幸福愉快。”而苦痛和磨难却是生活的目的并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又何惧死亡后的宁静?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我们惧怕死亡,但我们依然没有长生不老药,没有免死金牌,那么我们何必还非要去怕呢?我们恐惧死亡,是恐惧死后会在地狱里受煎熬,而在天堂就可以自在。其实,恐惧地狱的阴森和酷刑,也如向往天堂的光明和自由一样的虚妄。尘归尘,土归土,散尽繁华,不过一掬沙土,所以不必悲观厌世,更不必自己恫吓自己。
出生入死,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指从出生到老死的人生过程,多用以赞扬不顾个人安危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从古埃及人为什么穷其一生在为自己造坟墓这个问题,我们就更能理解“出生入死”的本意就是说人从出生开始,生命就开始了倒计时,就是在走向死亡的目标。生和死,这是人生的两阶段,统一构成真正的人生。
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的一个循环,不断向着相背的方向发展,试想:有生才有死;有开始才有终结,有相聚才有分离,有期待才有失望,有……才有……,换句话说,开始是为了结束,相聚是为了分离,相爱是为了背叛,……《存在的勇气》指出,“可怕的并非是无望或困顿,而是对于死亡或困顿的恐惧。”“这一点即使对于死亡而言也是真实的,既然每一天都从我们身上取走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既然我们每天都在走向死亡——那么就并不是在我们停止存在的最后一刻才带来死亡;它不过是整个死亡过程的完成而已。当这一副面具从死亡的图景中摘除,这些恐惧也会随之消失。”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都在走向死亡,那么,或许认真活在当下,向死而生,才是最真的为死亡做好准备,自己为自己的一生划上完满的句号。
视死如归,成语解释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我不很认同这个简单地从字面而来的解释。此“归”应该是“回到”原初,即回到还没有出生的地方和时间,归于那个“非存在”。叔本华先生将人分成“非存在”“存在”“非存在”三个阶段,即出生前人本不存在,出生时才是存在的状态,而死亡即是回归到不存在状态,因此,视死如归的“归”意是回归到未出生前的非存在状态,整个成语的解释才是圆满的,即将死看成是回到未出生状态一样,或白话讲就是“就当自己没出生过一样”。想到我们之前还不曾存在的时候,我们没有惧怕,并“如归”地表现出对生前未知的非存在状态的渴望和赞誉,那么,既然生前和死后都是在一种未知的非存在状态,为什么人不怕视死如归般地回到生前的非存在,却恐惧死后回到非存在状态呢?“死亡以后的非存在并不比生前的非存在更让人悲痛”的啊?
“不知生焉知死?”在存在的状态下,即我们的有生之年里,叔本华先生认为成就生命意志的办法就是度过痛苦的一生,接受生命的苦果。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因为它必然来临,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了长度,这段路程才变得珍贵,做出的选择才有了价值。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与其花时间在生命延续时去恐惧死亡,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去体会生的痛苦,完整和安顿自己的灵魂,直面生与死这人生的两个过程,除却心中的“不甘”,了却所有的因果,向死而生,则刚刚好!
佛云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佛教中也将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正所谓娑婆世界,一切皆苦。我们爱也苦,散也苦,得也苦,失也苦,生也苦,老也苦……既然人生本是痛苦的,或许那“死亡”便是结束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死亡将带走一切的苦痛和折磨,甚至本人的死亡或会同时带走他人,特别是亲人的苦与磨难,而成为高贵地“谢世”。那么,就此,我们还怕死亡做什么?特别是人终有一死,在未亡之前就不断地用死亡来恐吓自己,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则自己人生中仅有的那些快乐和幸福也都将被自己给抹杀掉,这不是更不划算的吗?说到底,假如死亡那个时刻真的是痛苦的事情,而我们现在就为那个时刻而痛苦不堪,我们不是在自己的人生中给自己添加了多一次死亡的痛苦体验了吗?这是何苦,何苦乃尔?所以,我们不如认真地享受上天赐予的苦痛,并在苦中做乐,忘掉死亡这回事,让自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永生。
从死亡预知的角度来看,有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一种感叹,也或是在说,除发生意外死亡外,人及生物或会预先感知到其自身的元气将散,生命尽头的时刻要到来了;或说“死神”会给出某种暗示,告诉你天赋寿命快要到期了,所以自己知道那个大限时刻的到来。无论是怎么样的,我们都尽可以去继续乐观地等待为上。
更有话说:阎王让你三更死,岂能留你到五更。不到时辰,连阎王都不收你,可如果到了时辰,好走孬走你都得走。
人的出生,是从无明中来,无所畏惧。而人的死亡,是走向无明,却恐惧异常。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大多数人死在了25岁,等到75岁才埋”。人的一生,不做行尸走肉,已经可以自豪了。
何必怕死亡的来临呢?为何不去为这个时刻有条不紊地做着所有准备,最后安详地往生。因此,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没有接收到死亡的讯号,我们就完全不必要急于去想到死这回事儿,可能我们离死亡其实还很远,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而把自己吓死吧。
我以为,人生的归途,能够无病无愁安然地寿终正寝,才是“生得其所、死得其所”,才是人生最好的结束。
我们认识死亡,保持对死亡的警觉,从而与死神达成妥协,我们就可以让自己保持轻松的心态,我们就能活出他个视死如归,“出神入化”,超凡入圣,得人生始终。
不恐惧死亡,可能也是成就一个人快乐的原因吧。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