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退出之前的读书群之后,很久没有正式地读书并且写下读书笔记了。虽然那段时间,与群里的人并没有多少交流,但作为一个工具,倒是极不错的。现在想起来,就恢复写作吧~~ 自己2021的关键词之一“分享”就需要这种输出。
作为一个都市个体,我们往往面临如下困扰:
- 在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之间犹豫挣扎;
- 被巨大的焦虑感和压力包围,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
- 明明天生对世界感到好奇,却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
回到原始并且古老的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工作又是为了什么。
是外在的金钱,是公众的名声,还是社会的评价?
好像都是,但似乎又不全是。
而作者指出了人类动机这一问题,提出这背后隐藏的就是人的内在动机,而唯有内在动机,才能帮助人保持对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兴趣,过上真正自主和幸福的生活。
好像还不知道内在动机是什么。
不关键,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内在动机都不同。也许你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名声,“甲之良药,乙之砒霜”。我们需要知道的,怎么才能找到或者获知自已的内在动机呢?
其实,与心理学的第一主题是一样的,找寻到真实的自己。而本书告诉你的是,在真实自己的基础上,去工作、去学习、去生活。
你的决策,你的选择,需要满足三个不同方面的心理需要:
1. 自主
奖励本质是一种惩罚,他剥夺了人去自主获取新天地的内在意愿。根据作者的心理学实验,两组人,没有奖励的一组,在实验结束后的等待时间里,会更有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索,或者完成未完成的事情,而获得奖励的一组反而恰恰相反。通俗来讲,这就是为别人打工的心态与为自己工作的心态的不同。
试想一下,高考完后,多少学生扔掉了教材,不再学习;而都市的图书馆里,周末却全是努力读书的人。这就是其中的心理差异。
你是否参与了制定规则,是否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事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激发你内在动机的关键。
2. 胜任
胜任,用通俗的理解,就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接受方可以自主地参与到选择与制定的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参与方就会产生胜任的愉悦感觉。
3. 联接
联结是最快的成长方式,别人就是认识自己的镜子。高质量的联结,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观、追求、能够互相鼓励和包容、能互相激发,这是现代社会非常缺失的一个要素。
所以,走出去,公共地表达自己,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记住,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把自己当做一个支点,去拓展,让可以发生关联的人不断附着在这个支点上,去扩大这个圈子,不停地建立联接,与自己的内心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向反馈。
真正的自主意味着人们的行为来自自己的真正选择,意味着人们在行动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这种句话,送给打拼的自己,送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