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散文
纪录片|《岜莱人家》和一次没有坚持到最后的田野

纪录片|《岜莱人家》和一次没有坚持到最后的田野

作者: 田野与影像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2:29 被阅读15次

    2018年7月,回国后到处流浪的一个月。从北京到山西,回到北京再到山东老家,又回到北京,最终落地广西。

    中美民俗影像工作坊已经举办到第五期了,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次民俗影像工作坊的举办,邀请到了不少学术界从事人类学、人类学影像工作的大咖。很幸运,这次能在在开幕式上能代表学员发言。

    发言稿全文如下:

    我也是这个班级的老学员了,去年我在上海参加了第四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

    在去年的纪录片中,我第一次从从片子的导演,变成了叙述串联故事的主角。因为那次奇妙的体验,促使我又来一次影像工作坊。

    其实这是我第四次到广西了,上一次来的时候在东兰县拍摄作品《蚂拐节》。当时我在五天内提前做了五个拍摄方案,下载了几十篇论文做功课,因此广西的深厚的民族文化让我印象深刻。希望大家这次也都做好了充足的田野调查准备。作为学生,寻找选题、拍摄资金和组建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美民俗影像工作坊正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将热爱民俗影像记录的老师、同学汇聚在了一起去创作。最后,期待月底能够欣赏在座诸位的拍摄成果!


    理论培训后的数天时间,是田野调查。说起来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做完田野就离开。

    时间:2018年7月19日-7月28日(实际待到24日下午离开)。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濑江屯。

    本来为了拍摄这部短片,7月18日理论课的中间,我就跟着黄新宇、熊威二位老师前往濑江屯确认住宿等事宜。带我们前去村里的是一位宁明县统战部的公务员,他热情地请我们在家边上的猪肚鸡吃了午餐,就一起驱车前往濑江屯。

    在猪肚鸡饭店,看到一个小宝宝正在酣睡。他的睡姿和花山岩画如初一折,举着小手,叉着小腿,模样可爱。

    到濑江屯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渡口。因为位于核心风景区内,不能修建大桥,村民、车辆进出往来,都是依靠这个渡口。渡口轮船上的屋子上,都画着花山岩画上的各种形象。

    当天下午,我们首先达到了耀达村村委会,见到了村委会的马主任。他本人家就在濑江屯,之后的一路行程,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马主任带我们沿着河边的步道,前往了花山岩画的观景点。空旷的平台上此时并无多少游客,要仔细张望才可以看到山崖对面的花山。望远镜设备5元钱可以使用一分钟,价格高得惊人,并且只能扫码支付。

    回到濑江屯,我们先去村民家中看住宿情况。村民热情地招待我们刚做好的糍粑,甜甜软糯的白色糕团,入口即化。

    因为自己之前田野条件比较好,几乎没有住过村民家中,当时一见到村民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房间时,还是很震惊的。

    一楼的两间房间堆满了杂物,只有床板。二楼较好,还有床垫和寝具。房间价格是30-40/晚,洗手间在室外,烧热水需要锅炉。当时就害怕队里其他八个女生是否能够适应这样艰苦的条件呢?

    结果,快离开时,我们到达了村里的民宿。

    民宿有两栋独立的小屋,每个屋子三间房间,一个客厅,目前只招待内部人士,还没有对外营业过。

    最后在各种砍价之后,总算达成了一个彼此都满意的价格,我们就确定了要在民宿住下。


    第一天上午10:45左右,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通过江面的游船就到达了濑江屯。

    初到:行李

    耀达村分为10个自然村,有437户,2111人,其中220户为贫困户,2个自然村在左江对面(岛屿村),还没有通公路。村民全部为壮族,05年硬化公路,以前都是走水路,为了配合申请,14年修建水泥路。而我们所在的濑江屯,全屯共有82户,415人,以姓马,陆,林,黄为主。

    当天修整完,晚上我们就去了马主任家中吃晚饭。晚餐几乎全是荤菜:猪蹄、红烧鱼,白切鸡、白切鸭等等。身为组长,喝酒是逃不掉的了。当天晚上喝了糖波酒做的药酒,好几杯下肚,呛得我不行。

    平常看二位带队老师斯斯文文,喝酒抽烟起来也是狠劲实足。

    果然印证了一句话:在田野里不会喝酒就不能办事。

    聊天期间,其他组员早就用完了晚餐,到屋顶的天台上拍摄日落的延时摄影。

    席间,来来往往几位村民,最后落座的是村第一书记宋书记。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接下来几天,是忙碌的拍摄工作。12人分成了两个小分队,分别有导演、摄像、场记和录音组成。

    每天晚上八点,我们小组都会集体开会,分组汇报当天的情况。

    尽管是初次见面,但是整个团队非常团结,拍摄协作也非常融洽。

    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自己来不及准备考试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行程回到新加坡。

    最终我还是挂在了导演的名字上,但是大家给了我许多谅解,有不少时间我并没有出去跟拍,而是留在房间里备考。

    匆匆的几日田调结束了,我们完成了一部10分钟的短片和一部将近7000字的调研报告。

    期待有缘再见!

    感谢中美民俗影像工作坊,和遇到的每一位组员、村民。

    正片如下:《岜莱人家》


    《芭莱人家》

    指导老师:熊威、黄新宇

    导演:季怡雯

    副导演:潘小童

    制片:陈嘉玥、刘朝云

    摄像:徐琦琦、黄巧杏、刘朝云、潘小童

    录音:邓清源、陈效

    场记:刘洁洁、梁兰芳

    剪辑:黄巧杏、刘朝云、潘小童

    出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古法红糖上的花山岩画形象 集体照 站着吃饭 迎客歌 小卖部采访 擂战鼓 仙琴表演 晚餐 拍摄花山岩画

    关于花山岩画的背景知识

    花山崖壁画主要分布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等壮族聚居的地区的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的石壁上,是壮族祖先骆越人所画,共79处。其中宁明县明江花山崖壁画规模最大,最为壮观,被称为“自然展览宫”、“壮族文化瑰宝”。

    2016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以符合世界遗产第iii、vi标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填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岩画类遗产的空白。列入世界遗产范围的共有38幅岩画,这些岩画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是当时存在中国南方的铜鼓文化现存的唯一例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岩画点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山岩画”外尚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棉江花山岩画”及其余36处于2014年4月30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的左江岩画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维基百科,“花山岩画”词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岜莱人家》和一次没有坚持到最后的田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o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