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从大雁塔、小雁塔到明城墙、钟鼓楼、碑林,无不驰名海内外,是很多人心中的文化符号。
但是,在西安市东南角的白鹿原上还有一个不起眼的陵墓,占地面积不大,陵前仅存清代陕西巡抚所立石碑,上书“汉薄太后南陵”六字。陵墓中沉睡着汉文帝的生母——薄氏。这个苦命的女人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苦难,最终儿子能成为永载史册的明君,成为汉高祖刘邦的继承者,是与她这个母亲有很大关系的。
薄氏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氏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薄氏年少时,有两个闺蜜——管夫人、赵子儿,她们三人约定,不管谁先富贵,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刘邦宠幸。两人谈笑间说起了曾经的约定,这让刘邦听到了,刘邦好奇地问起其中因由,两人以实相告。刘邦心生怜悯,召见了薄氏。薄氏才有了身孕,生下儿子刘恒。
此后的薄氏,因为姿色平平,因为无意争宠,几乎没有再见过刘邦。刘邦虽然遗忘了薄氏,却没有忘了自己的儿子刘恒,在刘恒八岁时刘邦封他为代王。
汉高祖刘邦死后,政权落入其妻吕雉手中,吕后想将帝位传给吕姓。于是,大开杀戒,将刘邦的儿子几乎赶尽杀绝,只有小儿子刘恒幸免于难。
刘恒之所以能够幸运地活下来,并不是吕后心生恻隐之心,而是得益于自己的母亲薄氏。薄氏从小就为官府奴仆,早早进宫,看到了宫廷的争斗杀戮,知道宫廷内部的无情残酷,所以一直苦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的精髓,主张清净无为,与世无争。母亲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刘恒,他根本无意与其他皇子争夺继承权,正是这样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保护了他们母子。
刘邦死后,刘邦曾经宠幸的爱姬,吕后全部加以报复,吕后把她们幽禁起来,不让出宫,还想方设法杀死了他们的儿子。而薄氏因为很少见到刘邦,在宫中又没有地位,对吕后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吕后准许薄氏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封地在西北边疆,是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地带,其他皇子都不愿去偏僻贫穷之地为官,刘恒到那里后,几乎被朝野遗忘,正因为如此,刘恒才躲过了吕雉的迫害。
吕雉死后,大臣们在寻找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时才发现,刘邦的皇子被吕后残害的只剩下刘恒一人了。于是,这位远在边疆、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便被请回长安,成为汉文帝。汉文帝的母亲薄氏理所当然地被尊为皇太后。
汉文帝即位后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也不增添,节制开支,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汉文帝兴修水利,重视农业,鼓励农民生产。他励精图治,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汉文帝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在当时成为朝野佳话。他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使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这也是汉文帝受母亲薄太后的影响。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创造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这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时代,也为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薄太后的传奇故事,让人不由地想到《道德经》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句子,这是对薄太后传奇经历最恰当的评价,她躲过了吕后的血雨腥风,保全她和儿子的性命,最终成就了她和儿子。
在这个薄凉的世界里,很多人在忙于攀高弃低,忙于追名逐利,却唯独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守住自我的尊严和底线。薄太后的故事,是传奇,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另一种人生哲学。
闲暇之时,去白鹿原凭吊薄太后,吹吹郊外的清风,看看绿色的原野,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