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拿破仑传》主要内容:拿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著名德国传记大师艾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以其生花之笔,将这个时代的神韵、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
艾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 1881-1948)是国际知名的德国作家,尤以脍炙人口的名人传记而享誉国际文坛。
精彩书评:
壹:
虽然总与人周旋,内心却总是孤寂。
这是这个矮个子一辈子的心路。
孤寂让他拥有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改变了欧洲。孤寂也让他的力量最终不能完全爆发。当然,他毕竟是个人。
他是个刺猬型的人。狐狸者,是那种对任何事都抱有热情的人。刺猬一生只干好一件事。他从小时候起,就是为了在欧洲大地上成为主宰者。
主宰欧洲的种子,从他在法国的贵族学校里受到异视和排挤时,就已播下。那时,他的岛国科西嘉在法国的征服中失败,并且臣服。他要为解放科西嘉而战。
并不和谐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他孤寂的性格。这种性格将他推到自己的幻想中。他用仇恨思想,以及大量从书中汲取的营养,来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己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基本视野。
与其说他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不如说他生活在3000年前的罗马。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恺撒的生平,是他狂热了解的对象,他整天在古罗马英雄的事迹和思想里滋养着自己的灵魂。他其实是个古罗马人。他的征服事业也将证明这一点。
在他几十年的征服事业中,他永远都在拿亚历山大,恺撒,查理曼大帝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征服者作为坐标,甚至将他们的征服计划作为自己的计划,比如,他一度打算效法亚历山大,征服东方,踏平印度。在征服欧洲及埃及的每一个时刻里,他念念不忘的是,古代的英雄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做过些什么。
离他的时代最近的一个“伟人”是奥地利强人腓特烈大帝。当他终于成功地走进腓特烈曾经居住并工作的宫殿时,他久久徘徊不去,感受这位伟人的气息,并且,将腓特烈大帝遗留的配剑,作为自己最得意的战利品,从此以后配戴在自己身上。
当他失败被困于小岛上时,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长久反省,这时他拿自己与东方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相对比:“我没有他幸运,他有4个儿子而且个个忠诚,能征善战。”
是的,这个家伙,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征服欧洲的伟大成就。他是个孤寂英雄。随着他获得辉煌的胜利,他虽然成为一个被崇拜的强大符号,被视为传奇人物,但他身边却缺少同心同德者。最后导致他无法挽回的失败的,也由于他身边人物的背叛之举。连他的兄弟都背叛了他。
他的力量来源于他的想象能力,以及个人的精准判断力。想象力帮他确定要到达的地方,而判断力则让他实现意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的辉煌成就完全可以印证这句话。他兼具诗人和数学家的才能。他的情书和家信数量无限之多,语言热情似火,他凭借自己的想象确定进攻的方向,但同时,他又有着深刻认识现实、判断现实的眼光。他每打一场仗,都在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他只有进行过精密的计算,计算出自己有稳胜的把握后,才出击。
这种计算的才能,在他16岁时就已显现。在军事学校读书时,他就喜欢计算,例如土伦港这样的军事要塞,应该在哪些点上,布置多少门大炮。对军事策略的学习,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一项技能,一项特长,对他来说,却跟生命一样重要。
所以,在他不到20岁便获得自己的第一场军事胜利时,他其实早就为此做了大量充足的准备。当无能的指挥官将岗位让给他后,他生命中酝酿了近20年的能量便瞬间爆发了。从此,所向披靡。只要在战场上,他便是自己的神。
在他的人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艰难条件下的冒险。有些冒险他获得了胜利,比如在英军的追击之下入侵埃及,比如从埃及单身突破英军海上封锁,潜回法国争夺最高统治权。但有一些冒险,却最终葬送了他自己的梦想,以及他自己的生命。这几次冒险是:深入俄罗斯,莱比锡之役,滑铁卢之役。一个人毕竟只有一辈子,如果不冒险,便只能让英雄的凯歌戛然而止,余下的生命便只能在碌碌无为中依靠回忆过去打发。明知不可为,但他也要碰那凶多吉少的运气。
雄心和幻想,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这位刺猬型的人物生活极度节俭。他基本上是一位十分克制自我的人。在战争的岁月里,他仅仅只需要的奢侈条件是:大量干净供换用的衬衣,以及一大盆热水。他可以在热水中一泡几个小时,他所有的计算,灵感,策略,基本上出自水中。
他虽为欧洲最强大的征服者,最权威的人物,但在感情上,他却永远象青涩的16岁少年。他用心爱慕了大半生的那位女人,约瑟芬夫人,大胆辜负世界上最强有力男人的爱,拿这位强者的感情和思念作为供自己耻笑和玩弄的对象,并且最终爬上了别人的床。
战争之余,他享受着万民景仰,但他远远不是一个风情万种的男人。权力是春药的自然规律在他身上并未有效显现。他不会逢场作戏讨人欢心。如果说情人,他的情人数量太有限了,屈指可数。
他的热情,他的特长,只有在战场上,以及国家治理这种大事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别的事项上,他与普通人无异,甚至比很多普通人更笨。
他的头脑装了太多重大计划和宏伟梦想,乃至在儿女私情,生活细节上,他就算想投入热情,却不过是个值得同情的笨拙小孩,乏善可陈。
这个狂热而永远不缺乏理智的家伙,最后我要来谈谈他的人性弱点。是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克服人性的普遍弱点。很多方面,他也是如此。他内心十分冷酷,对待动辄导致成千上万个生命灰飞烟灭的战争,他等闲视之。与战场上死去的同胞和敌人相比,反而是战场上的一条流浪狗,更能赢得他发自内心的伤感眼泪。这种冷酷是他成为强人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他也曾经自我剖析,觉得自己的内心异常冷酷和坚硬。
但是,他的冷酷并非绝对的。对待亲人,对待部下,他又拥有过多的怀柔。诚如他自己感叹的,他没有成吉思汗那般幸运,随着他自己的发迹,他给予他的兄弟姐妹的极多,但他们从来没有为此感谢过这位当欧洲主宰者的哥哥。他们永嫌不足。
他对待背叛的部下,也没有采取果敢的惩罚措施。在莱比锡之败后,面对出卖他的叛徒,他竟是毫不加惩戒。明明握有手下重要谋士富歇和塔列朗的通敌证据,却宽恕了他们,并且仍然重用他们。
如果不是家人胡作非为的内部腐败,以及手下一些吃里扒外者的通敌叛变行为,他不会倒掉,或者不会跌得那么快,那么惨,乃至根本没有爬起来的机会。精明的他,不可能不会理解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我想,这就是他最大的弱点。而这种弱点,也许自有其道理。就算精神活在古罗马的英雄时代,在头脑中时刻与古罗马征服者为伍,但一个血肉之躯的人,是无法完全斩断与现实的联系的。否则,那将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而孤家寡人,就算握有最高权柄,他的内心却因为死寂般的孤独而无法获得快乐。
他,用这种对待亲人和部下的怀柔向现实作了一些妥协。为此他获得了一些常人的快乐。为人子为人兄的快乐,思念心中女人的快乐(尽管后来被证明这非常不值),以及那种与部下朝夕相处互相依存的快乐。他保留了一部分人性的弱点,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保存了一部分作为常人的快乐之源。而这,也许是他未能实现更伟大更彻底成功的原因。
虽然总与人周旋,内心却总是孤寂。这句发自他本人口中的话,证明了他需要这种快乐。他可以使自己伟大,但他一生6万多封海量书信证明了他也需要常人的感情。
这也是200多年后,拿破仑这种人物还能引起我唏嘘的原因所在。
贰:
从路德维希的这本拿破仑传上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对拿破仑是何等的敬仰,拿破仑——一个诗人,军事家,想象家(呵呵),数学家,骑士,野心家。
最喜欢的,也是看书之前最想看的就是岩石那章,英雄迟暮,他对自己的一生的回顾。可以说从这本书上多少可以看出拿破仑的一些孩子气般的坚持,好比下错了棋却不悔改,而且还要继续坚持。
当然拿破仑就是拿破仑,他的冷静和睿智还是占大多数的,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能像他这样敢于说出自己的不足怕也不多。
都说实事造英雄,实事同时也在局限着英雄的所作所为,拿破仑作为一个活在古罗马历史中的人肯定也知道其中的含义,而他能作出另自己之后后悔不迭的错误——甘愿被英国人俘虏——实在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当然,对于最后的失败,我觉得与他没有祖国观念有很大的原因,一个“意大利人”当上法国皇帝,连他自己也说这是靠了一些运气,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领袖能够导致之后一系列治国方面的失败是很有基础的。没有祖国的人,而且是意大利人,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他的家族,这并不奇怪。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但从一个人存在价值上看,拿破仑已达到了在那个时代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或者说是跨越时代的。
总之,就像他自己评价自己的那样,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啊!
叁:
此前一直都在听别人对他的评价而缄默不语,如今对他我也有了自己的猜测。
都在说他的野心,可我觉得他并无多少野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野心是一种天分,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已经不同于普通定义的野心了。
在我看来拿破仑更多的是野,甚少有心。
他想要的不是占有什么,得到多少,他沉迷的不过是战斗的乐趣,胜利的快感,王者的荣耀。他绝对是一个视荣耀为生命的人。他是个工作狂,而他工作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获取荣耀。
他是个天生的政治家,演员,战士,尤其是王者。他这一生除了发号命令就是沉默不语。他不会妥协,也不愿意妥协。这显然是他过于自负的性格导致的。因此对他定义为暴君也是不足为奇的。他从不相信自由。他更不认为自由应该被作为一种权利而由平民去争取。他说自由只是一小部分才智过人的佼佼者才能拥有的权利,他们甚至可以限制自由。但是平民虽无自由,可以享受平等。
多么出色的一个政治家!
除了战争,荣耀,领导以外,他的感情少之又少。他曾说爱情是毒害人的东西,对个人以及国家发展都无一利处,他乞求上帝能把人们从爱情中解救出来。当然,这是在他遇到约瑟芬之前的话。虽然他后来也坠入爱河,也疯狂的热恋,也经历结婚,情人,私生子。但我始终认为爱情对他而言仍然是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东西。爱情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政治手段。更确切来说,应该是婚姻。我不认为他有过真正的爱情,因为在开始前就抱着政治目的去投入的感情不会是真爱。
但拿破仑又并非无情无义的冷血动物。可以说他的家族观念十分强烈。尤其是对他的母亲,拿破仑显示出了他少有的温情。这也并非无缘无故。
可以说拿破仑的母亲对他的一生影响十分大,自他未出生起,他的母亲就经历了战争,逃亡,主宰与被主宰。因为在他还在腹中之时母亲已经将战斗的气息传递给了他。当他出生以后在法国发奋读书的时候,母亲身上的高傲不羁,坚韧的个性已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虽身在法国的学校,却拒绝学习法语,虽然一穷二白但却有着惊人的自信,深信科西嘉人才是拥有贵族血统的,而对同校的法国贵族孩子嗤之以鼻。少年时期的拿破仑已然展露了他自负,好胜的个性。
勤奋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勤奋,少年的拿破仑掌握了惊人的知识。他读的书千千万,而且并非浅尝辄止,而是苦心钻研。这样的毅力不得不让人对他五体投地。
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天才。他是战斗天才,政治天才,学术天才。各种天赋和努力造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可最终一个伟人的时代还是结束了。拿破仑的失败原因诸多,但占主导性因素的绝非他的暴行使得民众对他起义亦或是一国对三国甚至四国的劣势战败。他的失败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因为他自己,是个人因素,是他自己铸造了他人生的悲剧。自负,无限制的自负是他失败的缘由。拿破仑的自负已经超越了人类可想象的地步。另外身边的仆人和朋友的背叛也是致命的。他亲信的莱朗大臣虽已屡犯错误,他仍然留在身边,因为他需要这个人。过分的依赖和信任导致背叛致使情报外泄战斗失败。
可是失败也是因为自负和背叛并非战败。拿破仑不曾战败,在法国没有战败,在俄国也没有,即使是失败也是一国对三国甚至对四国的一小撮兵力的劣势战斗。
直至今天,仍然没有一个将军统帅敢说:我战胜了拿破仑。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同号: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pengdiar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