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拿破仑传》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歌德传》及《拿破仑传》的出版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传记作家,他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以描写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性格分析而享有盛名 。他在本书开篇讲到:原以为在意图和技巧方面,描写一个人的生平和叙述一个时代的历史是极不相同的。有人曾经想过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结果却毫无成效。探寻真相需要的才能与写作不同,因而这一份工作并不在历史学家研究的范围之内。
从这里,可见叙述历史的两个角度:纪传体和编年体的不同与不可替代之处,也是在看过编年体的《世界文明史之后》还能把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个原有,如果用一句话介绍本书,那么就是作者的这句:
除去内心独白之外,本书中没有一句话是虚构的。
纵观全书,除了补课一战前的欧洲史,对于拿破仑的了解有了较大扩充,总算迈出了拿破仑像、约瑟芬、滑铁卢三俗的境界,看罢全书,倒像是给拿破仑失败做的一部背书百科,拿破仑虽神勇,还是倒在了众多错综复杂的枝蔓中,十足的树大招风教材。本文从将从这个方面开始,分为2部分,绊倒拿破仑的3个核心人物、阻碍拿破仑的4个事件进行本书的介绍。
《拿破仑传》封面<br /> 帅气的高卢雄鸡波拿巴绊倒拿破仑3大关键人物:
-
约瑟芬
- 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爱情大家有口称赞,但这段爱情真的是排在拿破仑一生坎坷的首要原因。错的不是爱情,错的是野心与爱情和能力的交织与冲突。
- 他所深爱的夫人约瑟芬直至最后都没能替他生育一个拥有合法继承权的儿女,至今,他虽和其他女人生了三个儿子,但仍然没有可以合法继承事业的子嗣。真正悲剧性的命运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因为这是由他灵魂最深处的情感所产生的。他所热爱的这个女子曾经与前夫生育过两个健康的孩子,却再也没办法为他生孩子了,这与她之前的放荡和恋爱技巧有关(这也正是吸引拿破仑的地方)。如果她能生育的话,欧洲的历史将会重写。然而,事实证明,没有子嗣的悲剧成了阻碍他的事业前进的决定性因素。
- 40岁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私生子)。然而,这位“西方的皇帝”没有将他立为继承人。他不能在众人面前称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不过,他还是将自己的名字的一半——莱昂,送给了这个男孩。不久之后,也许是出于对孩子母亲感情的完全丧失,也许是出于对这个孩子品性不良的预感,拿破仑将立莱昂为继承人的念头完全驱散了。
- 他和约瑟芬在理性与伤感之间长谈了许多次。后来,不仅约瑟芬在流泪,有一次,他也近乎欲哭无泪地哀叹道:“没有继承人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然而,他始终依恋着约瑟芬。他生来是个保守的人,对她的爱有偏向固执的执着。
- 塔列朗一直催促他赶紧离婚(这是塔列朗比较靠破的建议之一,但也难说只是推波助澜,让拿破仑限于苦闷),但拿破仑却对他说:“倘若我真的离婚了,那么一位迷人的女士将从此在我的家庭中消失。而且,我与皇后都很了解对方,彼此都很有默契,如果我再找一位年轻的妻子,就必须从头开始学习适应她的好恶。再说,她给我提供了那么多的帮助,我要是现在跟她离婚的话,多少会被人认为是忘恩负义的。”由此观之,他和普通人一样,在对待前妻的问题上,充满理智、轻松、高尚和柔情。
- 帝王的爱情毕竟和普通人的爱情与责任不同。
-
塔列朗
- 塔列朗作为拿破仑最重要的大臣,坏在骑墙的观望+天生的阴谋手段+完美的政治手腕。
- 这让拿破仑无法对他做出什么实质上的惩罚,一方面他的靠着塔列朗做很多事情,另一方面即使发现了相当多的问题,仍然没有其他候选,只能轻率的处理,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阴影。
- 告别时,拿破仑与沙皇表现得宛如兄弟一般。当着众多王公贵族的面,拿破仑吻别沙皇,两大统治者之间的友谊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当然除了塔列朗。这个在德意志公主邀请大家喝茶时便成功破坏了两大统治者友谊基础的人,手中拿着一顶礼帽,嘴角挂着让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 四年之后,他将让今天这一切作为产生空前壮大的效果,而他的主子拿破仑将在这场灾难中沦陷。
-
吕西安
- 在士兵们眼中,这对兄弟是文武权威的最好组合。
- 之前,他就很需要那个人,在执政后期,这种需要的程度更强了。那个人就是他的弟弟吕西安。他的母亲一直都在这两个儿子之间进行调和,为吕西安求情。而现在,拿破仑在意大利巡视时,召见了自己的这个弟弟。
- 这次兄弟会面后,吕西安将两人的对话记录下来,他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将拿破仑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因此,这也成为拿破仑流传于世的谈话中最有意思的一次。
- 由于吕西安与拿破仑的依然不和,可叹的是也是因为拿破仑让吕西安和自己的妻子离婚,取另外的政治对象,而吕西安和拿破仑一样,对于女人不肯妥协。
- 在最后大战的时期,直到母亲出面调停,这两兄弟才见了一面,结果关系被弄得更僵了。热罗姆在做什么呢?他毫无责任心地丢下了他的国家和人民,化装逃出卡塞尔。至于约瑟夫,他不顾二弟的一再请求,坚决拒绝接受保卫巴黎的任务。吕西安对过去的事情依然耿耿于怀,隔岸观望。
- 当然,还有拿破仑那些受他恩惠不知进取的亲戚们,但相较之下,吕西安是重中之重。
阻碍拿破仑的4大事件:
拿破仑起家于精于计算的炮兵统帅,而这个优势在遭遇野心和局势的不断挑拨时,败给了他富于幻想的那一部分,于是他做出了这个决定。另外,武力的领导不能带来政治的周全,没有了吕西安的协助,他在教皇和自己岳父关系上也都载了大跟头:
-
拿破仑称帝
- 执政的两名亲信告诉他文件中并没有可以将当甘公爵定罪的证据。此时,塔列朗再次给了执政一个危险的建议:在军事法庭上严厉审讯当甘公爵。塔列朗是怀着一种恶意提出这个建议的,他深知此举将带来极为严重且恶劣的道德影响,进而危害到波拿巴的前途,而这恰恰将使他受益。幸运的是,聪明的约瑟夫看到了其中的危险。他提醒拿破仑:“当年在军校学习的时候,你们是多么敬重当甘公爵的先祖孔代公爵啊!你们还曾经满怀感情地背诵那些歌颂这个英雄的诗句。难道现在你竟然要杀死这个家族唯一的血脉吗?”
- 但是很快公爵就被执行了枪决。
- 执行枪决后的第二天,几个客人沉默地围坐在餐桌边,他们中间笼罩着一种沮丧而压抑的气氛。约瑟芬极力隐藏着自己的恐惧,波拿巴虽然缄默不语,但是心中思绪万千,十分烦乱。突然,他开口了:“至少现在我们让他们认识到了我们有着怎样的能力。从现在起,希望他们能给我们片刻的安宁。”饭后,波拿巴在房中踱来踱去,所有的人都默然地听着他阐述自己的理由和立场。
-
入侵俄国
- 看上去,他似乎抓住了亚历山大那略显女性化的天性,想借此打动沙皇放弃战争。但实际上,看上去无比堂皇的辞令却是他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外衣。没有人会想到像他这样一位旧时代的终结者,怎么会提出这样富有骑士精神的挑战。于是乎,一场由两大世界帝国挑起的血统和天才之间的伟大较量,即将在由铁与血铸成的战场上一触即发。而这位做了20年梦的拿破仑大帝,也终于到时候看见自己的梦想从云端坠下了。然而,他故作轻松地把这场战争比为女孩子间的口角,或是缎带的颜色引起的争执。实际上,这种措辞的背后,背负的却是整个世界的命运。
- 其实在这场战斗中,拿破仑无时无刻不想体面的结束,他对于一个俄国俘虏的言谈如下:“不能?你的哥哥在总司令部,你总可以写信给你的哥哥吧!你帮我一个忙,告诉他你见到了我,并说是我委托你给他写信的。如果你哥哥能够亲自或者通过他人向沙皇转告我最大的愿望——和平,那我将对你表达感激……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你们又不是英国人,和我无冤无仇。如果你们想要买到便宜的咖啡和食糖,那我可以为你们安排这些。但我恳请你们的国家战争委员会仔细估量一下形势,你们不可能轻易地将我击败。不过,你们要真的非打不可,那就请你们挑个战场吧,我们早日交锋……否则,我就要打到莫斯科去了,我也无法保证莫斯科这样一个堂堂大国的首都不会毁于战火。你们就这么甘心让自己的首都沦陷?如果沙皇要和我议和,下面的人总不能反对吧。”
- 火烧空城莫斯科:“人们在火药库的塔楼里抓到一名俄国宪兵,把他带到拿破仑面前。这个人承认自己就是奉命放火烧克里姆林宫的人。拿破仑愤怒地打了手势,让人将他拉到广场上处决。此后,他命令我们从北楼梯下去,带他出城。无奈火势过大,宫门都被封住了,后来我们总算在岩石间发现一条弯弯曲曲的沟堑,它通向莫斯科瓦河,可以帮我们逃离宫殿。但走到河对岸时,我们又困住了,怎么渡河呢?此刻烟尘弥漫,狂风呼啸,我们茫然地伫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所措。放眼四望,只有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往外面。而此时,两侧的房屋已开始燃烧,要想经过这里,就得快一点。
- 圣彼得堡大撤退:这17年来,许多国家的有才之士都纷纷反抗拿破仑,不过他们没有成功,拿破仑也没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施泰因是个独立的小国的国君,他有无数的先辈与他在同一块日耳曼热土上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现在,施泰因赢来了属于自己的伟大时刻,他终于可以让对手遭到自己给予的回击了。不久之后,他将会给他的对手拿破仑带来致命的厄运。施泰因投奔沙皇是被逼无奈的,他只是要把沙皇争取过来和拿破仑对着干。所以,施泰因也成为沙皇身边最能使其保持坚定的人。
- 军队终于到达了斯摩棱斯克。军队中的物资储备已经耗尽,挨饿受冻的军队根本无法在这里过冬。拿破仑只好取消原定计划,带着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继续后退。为了快点到达目的地,成千上万的士兵被迫丢下武器,近卫军也丧失了士气。
-
与教皇交恶
- 拿破仑占领罗马后,将教皇的领地贬为一个行省。
- 这个驰骋沙场的大将到过无数地方,从马德里到莫斯科,从开罗到维也纳,他也常常待在意大利,然而不知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还是他小心谨慎的性格,他从儿童时期便对罗马没有任何印象,以致后来他一直都没去过这座被他视为永恒之城的城市。现在,他的军队将它占领了,周围的人都表示赞许,只有一个人对此感到极为恼火,那就是他的母亲。过去,对于儿子的一切辉煌,她顶多只是怀疑地祈祷这一切都能长久,而现在,她成为看穿这是一个极大错误并成功预见严重后果的人。
- 她烦恼不安地对自己的好友说:“我感觉到他闯祸了,他所做的这一切将给他和他的家族带来严重的灾难。他没有对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他的欲望如此之大,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了。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他会失去他拥有的一切!”
- 他曾在同一张写字桌边,下令将那不勒斯王室废除了。现在他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教皇。他不得不使用武力,因此也实在顾不上所谓的政治或道德后果了。他发布这个危险谕令的目的基本上只是为了将他在意大利的军队集合在一起。
- 在瓦格拉姆获胜那天,拿破仑的属下却做了一件让他很生气的蠢事。他们将教皇逮捕了,他们应该逮捕大主教,而让教皇在罗马过安稳日子。他曾认为“逐出教门”只是一句虚无缥缈的空话,没什么象征意义,法国的主教完全可以将之驱散。然而他是一个政治家,有敏感的政治神经,他立刻意识到逮捕和驱逐教皇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愚蠢的行为将陷自己于不义,因为一个被流放的教皇要比一个流放别人的教皇更为强大。
-
与奥地利联姻却交恶
- 在痛苦的拜托了约瑟芬后。1810年,拿破仑与奥地利联姻,年仅18岁的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成为法国皇后。
- 让拿破仑失望的是,政治局势并没有因为婚姻而有所缓和。习惯于从联姻当中捞取好处的奥地利人原来一心希望能通过这场联姻,从法国那里捞到几个省份作为聘礼,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狡猾的弗兰西斯皇帝仔细地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次通婚对自己而言简直是一种大大伤害王室尊严的耻辱。
- 觉得自己蒙受了巨大屈辱的弗兰西斯十分仇恨拿破仑。他心中的正统思想企图寻求安慰,于是弗兰西斯派人仔细地从托斯卡纳旧档案中搜寻关于拿破仑的祖先的记录。后来他俩再次会面时,他告诉拿破仑:“我们的家族谱系悠久无比,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特雷维索时代。”而拿破仑却巧妙地回答道:“谢谢陛下,不过与其如此,我倒宁愿做我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
- 这位世袭的弗兰西斯君主一下子被眼前这个出言不逊的新贵皇帝的话语刺伤了。这次的奚落将会给未来奥地利皇帝在选择支持或是反对女婿时起到不可低估的影响。起初拿破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他后来意识到时,为时已晚。他自己承认,如果当时自己假装好言奉承奥地利皇帝,那么自己就很可能会让莱比锡战役的敌兵减少足足10万兵马。
- 在拿破仑晚期对付反法同盟的危险时刻,他的夫人,这位哈布斯堡大公的公主在两个身份上能够平衡好,做拿破仑坚强的妻子,做自己父亲明智的女儿,那么此刻她就应当站在维也纳,努力让翁婿之间和解。事实上,这对翁婿除了性格不同以外,他们之间并没有其他障碍。就在几周前,皇帝还向她的父亲保证:“她在摄政位置上的表现让我再满意不过了。”因此可以推测出这位女性并非毫无政治头脑,她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何况在如此紧要的关头,拿破仑也不可能向妻子隐瞒面临的危急情势,他确实不会隐瞒,因为就算不让她帮忙,仅仅要确保她在法奥关系破裂时站在自己丈夫的国家一边,也应该告诉她一切。然而这个愚蠢的女人在这种环境中竟然毫无动作,她只惦记着向奥地利的亲戚们赠送贵重礼物,炫耀自己的富贵。
读饭曰:
- 纵观整个拿破仑时期,拿破仑无论从能力、品行、意志和观点来看,都是英雄一样的存在。无奈这个期间战事横亘,人们过得没得到什么实惠,再加上封建旧势力,国际的力量和内部的损毁,无奈没能成为笑到最后的王者。
- 拿破仑掌权期间的 《拿破仑法典》在很多方面都有实际意义。但是他的政治手腕和像焦土一样的日程与野心最终也没能带来人们的福祉与自己稳定的王权。
- 他是完美的将才和优秀的帅才,拿破仑一直以来对于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使得他丢弃了一切理智,不顾后果,即使反法同盟国的力量是自己的三倍也要作战。他像是一个伟大的赌徒,尽管已经发现自己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却依然以魔鬼般的坚决态度孤注一掷。他就是想证明,自己就算犯了错也依然能够胜利。这一点,将可为而帅不可为。
- 真正导致他彻底失败的,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他老化的身体和衰退的脑力。滑铁卢战役的早晨,他因病痛而无法及时对军队发号施令,军队便没有发动进攻。6月的晴天里,清晨的太阳在连日大雨后在地平线上升起,射出柔和的光线。泥路直到现在还是泥泞的,而拿破仑心想,久经沙场的法国军队在行军速度上必然不会败给普鲁士人,既然普鲁士军队可以在泥路上行军,那么法军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拿破仑为了把大炮放置在更坚硬的土地上,他坚持等到了中午。当年在耶拿战役中,拿破仑鼓动士兵趁着10月清晨的浓浓雾色,及时向前进攻,将正在沉睡的敌人打个措手不及。但是在滑铁卢他居然等到了中午。
- 作为高卢人,他看得清他亲信的弱点:“真是本性难移的高卢人!还那么轻浮、那么爱慕虚荣!什么时候才能用真正的自豪感取代那些东西呢?”但是亲信以外的可靠人却鲜有人可以任用,毕竟在充满敌意与阴谋的当时,忠诚是第一位的,即使血缘不能真正保证什么,但确实他抓得到的唯一把柄了。
- “我的失败是咎由自取。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造成自己不幸命运的始作俑者。”这句话是拿破仑被放逐后最深刻的反省,这表明他已经完全摆脱了中年时期的恺撒式幻想。如果他是虔诚的基督徒,这样忏悔可以在岩岛上为他赎罪,但他天生就不相信自己对上帝负有使命,他只认为责任感是对自己而发的。所以,这段话只表明一个伟人在与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清算,同时也表现出他极端的自负。拿破仑永远不肯承认这世上有能比他更强的事物,只有拿破仑才能击败拿破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