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40期 持续分享第20天
读《家庭中的正面管教》之17
找到灯塔设定目标,sf BT非常看重目标,认为目标犹如灯塔般重要,若是没有目标,人就犹如迷失方向,随意飘荡的船只,因此没有方向的谈话也不容易有成效,而我们强调的目标是咨询对象孩子想要的,而不是助人者父母想要的,或是觉得孩子应该要的目标,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协助孩子澄清所想要的目标,希望扣着目标找寻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引导孩子正向思考。
良好目标的七个原则。一使用正向的叙述方式。是要做什么会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只听从做什么而会省略不这样的信息?因此当我向大脑发出不要打人的信息时,大脑会自动执行打人的信息进行。影响正确接受,所以,若是孩子发出了一个不要的信息,前述要我不要打人,父母就必须助他辩解的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原因,问他要什么?比如我要有朋友。一旦孩子发出正向讯息,父母要接着引导孩子发展出一个具体目标,进而执行。
原则二,以过程的方式进行叙述,犹如看影片一般的进行,也就是孩子叙述目标时是犹如一组连续画面进行的,这样的功能是借由叙述的过程,现在孩子的头脑中演练一次,这会比静态想象的目标更能发展出主动的步骤,这样也更容易提高完成目标的执行力。
原则三在于此时此刻的当下所提出的目标,最好是立即而做的非遥远的。比如初三的孩子想设定的目标是考好这次月考比考上第一志愿,更切实际可行,如果已经超出预定目标前进,那么现在可以做的是什么事?
原则四具体化,具体的目标,胜过抽象的目标描述的越具体,越有越具有强的动力同时。
原则五,从小步骤开始。再远的路,只有跨出一步才可以一步一步走下去,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有一点一点慢慢去做,才可以解决原则,
原则六要在孩子的控制范围之内设定的目标,不是先改变别人或是改造某件事,而是孩子能做的,以及可以持续做的。
原则七使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描述,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以他的语言来叙述,而不是以父母的意愿为主,这不但可以与孩子同步,也会有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