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055596/4c3b6228f9dc9989.jpg)
对于每一个爱书人来说,书如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没有一本藏书。即使如此,也挡不住我四处求书的欲望和手段。到了中学以后,学校拥有可能是上海最大最好的中学图书馆,使我有老鼠跌进米缸的快乐。在整个六年的中学时光里,学校里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自己的卡借书嫌不够,就再用好友的借书卡。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自己看书最贪婪、最饥不择食的时期。不仅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在看书,连上课都不听课,在下面偷偷的看。结果当然是学习成绩惨不忍睹。
好在我这个学渣总算还能顺利毕业,进了大学继续看书。由于读的是英语专业,很自然地开始看英文的原版书。当时其实根本看不懂,全靠着我在中学已经把大部分名著都早已看过的老底子,才能一半靠猜一半靠查字典地糊弄过去。在毕业以后,依然这样坚持了几年。然后突然有一天,开始不需要字典就能看下去,而且看书的速度也开始加快。
从中学开始自己买书。得省下很可怜的零花钱,才能隔一段时间给自己买一本。我忘了是哪位英国的文人,曾写过他在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当他欣喜地买下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吃饭只有黄油加面包,不过他看着书,还是认为值。这是每一个囊中羞涩的爱书人都会有的经历。当时的书店还没有开放式书架售书,所有的书都放在靠墙的书橱里。和书的距离,要隔着售货员和一个玻璃柜台。当然,柜台里也陈列着书。不过那也是可望而不及的。随着积累,买的书从一个大纸板箱到几个纸板箱。等工作以后买了书橱,那感觉就更好。这些书,一直是自己最爱的财富。到现在,尽管电子书已经普及,还是会零星地买一些实体书。
我记得最先看的书,除了文学类的世界名著,基本上是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而那时,我的同学喜欢琼瑶的爱情小说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知为何,我对那两类书一直没有兴趣,到现在也不要看。中国古代文学里主要看了唐诗宋词、三言两拍和几本著名的小说,对于现代文学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我从小就喜欢看国外的书,现在依然如此。现在,自己对于历史和科学类的书籍最感兴趣。
在看书方面,我从来没有导师,全部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在看完一本后,自会有更多的书吸引着自己看下去。书读多了,口味会变得非常挑剔。有些作者哪怕再红,被捧得再高,如果看了开头不喜欢,依然会丢在一边。而一个作者哪怕再不出名,只要觉得他的书里有思想,那我依然会仔细研读。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发明了文字。这样,前人的思想可以被记录下来,不用担心难以被保存。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就仿佛与这些作者在对话。他们向我们披露他们的思想,也许我们会产生共鸣,也许我们会加以批驳,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在印刷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手抄的书籍是极其贵重的财产,一个人能拥有几十、几百本藏书就是巨大的财富。公元前300年在亚历山大港(这座城市由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并由他以前的保镖负责建造。这座壮丽的大理石城现在已经荡然无存)最大的奇迹是它的图书馆。那里曾是地球上最伟大城市的大脑和荣耀所在,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研究机构。图书馆的学者们对整个宇宙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在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里探索物理学、文学、医药、天文学、地理、哲学、数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在那里,科学与学问都已经成熟,天才辈出。亚历山大港是人类第一个认真和系统化收集知识的地方。而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这些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都成为异端邪说而被焚毁和压制,欧洲也进入了漫长的黑暗、愚昧的中世纪。焚书坑儒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所幸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进入启蒙时代以后,哲学终于对宗教开始质疑,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迅速发展。印刷术的普及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原先对普通人显得高不可攀的书籍慢慢地变成一种大众化的产品。人类出版的书籍,无论在品种还是数量方面也都是井喷。不过,这些出版物如同现在的互联网信息一样,绝大多数都是垃圾,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书并不多。每个人对于评价书的标准可能也是不一样。在我看来,好书的标准是:能够揭示人性或者自然法则,能够引导人独立思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者力量的鼓舞。
欣赏古典音乐,会对演奏家和乐队百般挑剔,因为普通人没法把音符转换成音乐,那非需要依靠音乐家的演绎才行。而不同水平的音乐家的演奏可能会影响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则不然,只要借助文字,就能使读者自己去阅读和理解。书籍印刷和装潢的差劲,最多在阅读的过程让人感觉有点不舒服而已,而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完全可以不受书的质量的影响。很多人读书时强调要有环境、有情调。例如,要在一个安静的舒适环境里,要有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才能读书。有的人其实更热衷于收藏书籍,可能家里放满了书,而真正去读和思考的并没几本。还有的人非纸质书不读,说电子书读起来没有纸质书的感觉。我读书一向没讲究,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地方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工作以后,几乎很难有学生时代那种能大段大段看书的时间,都是靠着路上、枕上和等人的间隙才看完一本本书。且我发现kindle真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用它看电子书,不伤视力,小巧便携,可以携带几千本。这特别适合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的现代人。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其实只适用于爱书人。看书多了,思考多了,就会发现和其他人的共同语言也就越少。这时候能长久陪伴而不厌倦的,只有书。同是爱书人,如果喜爱看的书籍不是同一类,那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的也不多,基本上也是鸡同鸭讲。对于另类的、孤独的灵魂来说,书永远会为他们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无论外界的风雨如何,他们都会在书中找到避难所和精神寄托。与毒品不同,书籍给人的快乐是持久和恬静的。有时,如果一下子领悟了新的思想,则可以让人如上云霄。
感谢书籍,更要感谢书籍中所记载的知识和思想,它们才是人类整个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能留给后代的传世之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