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县里办几件事,没有去峙滩。上午坐在家里电脑边,草拟浯溪口党建点线面共同体实施方案。写这些东西,是个费脑筋的事,还好叫陈捷发了其他几个共同体申报资料过来,参考着写了个大概。个人认为,这个浯溪口工程的党建共同体,最大的意义,不外乎三个,为移民搬迁安置服务,但这已经接近尾声,更重要的还在于,党建服务于浯溪口库区水域管理,以及浯溪口库区旅游全域开发。在这三个方面,党建可以起引领作用,以促党建共同体建设,为浯溪口这个重点项目更好地服务。近中午边,开车去市里修车,并去同学康胜彬店里看二手车,实在想换一部车了,Q25只能代步,上高速不安全,快了会抖,有些飘。
下午和何书记到三龙上户了解结对贫困户情况,母亲和大女儿在厂里,和她们交流,感觉这样家庭的家教严重缺乏。女儿读了近一年技校,几乎不要什么学费的,结果去年四月就不读了,说读书要记很多东西,很辛苦,就不想去。做她思想工作,问她还愿不愿意回到学校,如果去,我就帮她去了解协调,但根本没用,年轻人的想法,让人无法理解。同时,也感到有些愧疚,尽管去年那时还没有结对他们家,但去年能尽早了解到这个情况,尽力去做工作,不管结果如何,总还是能欣慰些的。当时,母女正在整理行装,女儿要去市里学美容,都联系好了的,我们不好说什么,只但愿她能好好学一门技术,以后能够自力更生就好。感叹于,很多人的命运往往由出生的家庭所决定了。儿子在浮梁勤工俭学,老公去杭州打工了,出门时我给母亲留下了我的号码,希望她有什么事,能和我联系,我会尽力去帮他们的,并一再嘱咐她,叫她教育儿子要好好读书,我也暗暗决心要随时关注他们家情况,不是脱贫了就可以少关注,这些曾经的贫苦户,也许缺的并不是我们送袋米,送袋油,而是多去看看他们,关注他们子女读书情况,介入他们的家庭教育,让他们把子女培养好,这对他们家庭才更有意义,但愿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晚上到刚高考完的学生家中,动员学生参军。母亲和儿子在家,都很关心参军的事,我把宣传手册的内容都发给了他。小孩还是很懂事的那种,主动问了一些参军回来如何就业,有什么优惠政策,等等。个人觉得,国家还要进一步提高军人职业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青年走进军营。目前而言,部队对那些高考考的好的,如一本二本之类的学生,还不具备吸引力,基本都是大专生才会考虑去当兵。加上身体条件,还有怕吃苦的,或完全没意愿的,真正的兵源严重不足。尽管兵役法强调,服兵役是每一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但国家在这一块又没有可控性的甚至强制性的制度设计,军队又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光靠专武干部上户这样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效果有限。但愿这样的状况能尽快得到改观。
网友评论